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09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麻州寄宿学校教育不良青少年


美国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寄宿学校。在麻塞诸塞州有这样一个学校,专门招收吸毒或者是患忧郁症等有问题的青少年。

新闻记者马库斯在他的一本新书里以这个学校几位青少年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对一些十分棘手的青少年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本新书名为《帮助我度过危机:为什么青少年会惹麻烦以及4位青少年脱离难关的故事》。

马库斯说他的新书源自于一个他不想做的采访任务。当时他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杂志社工作,他的编辑要他去采访麻塞诸塞州一个学费昂贵、专门收有问题的青少年的寄宿学校。刚开始他有点不愿意去,因为他认为这些学生一定是他所说的“被宠坏了的富家公子”,但是当马库斯来到这所学校时,他非常惊讶地看到那些孩子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问题青少年来自各阶层*

马库斯说:“他们很风趣,很善解人意、也很聪明。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来自有钱人家,有些孩子是工人家庭出身。”

马库斯说,美国各地有20多所类似的治疗性学校。这所成立已经8年的学校有三大组成部份。“学校一开始是长达一个半月的他们所说的室外教育课程。学生们写信给父母,写日记,读书,思考为什么他们惹了这么多麻烦。在一个半月的室外教育课程后,他们就转回校园里,上一年的课。”

马库斯说,在毕业之前,学生到哥斯达黎加做一个半月的社区服务。他们在那里帮助造房子,教英文。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鼓励家长到学校里和孩子一起上课,也要好好想想他们的亲子关系、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养育儿女方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记者受感动参与教学*

马库斯在采访结束后也积极参与斯威夫特学校的活动,他在那里教授一门课。

艾莉丝来自德州一个富裕家庭,她吸毒,酗酒同时患有厌食症。泰龙是来自纽约的非洲裔美国人,受到忧郁症的困扰,他不再去上学。菲尔则是一再犯毒瘾,戒都戒不掉。菲尔说:“那就好像你每天一起床,就想吸毒,然后再回去睡觉。我那时成绩还不错,还是在荣誉班里,但那并不是我生活的中心,我生活的中心就是毒品。”

当菲尔来到斯威夫特寄宿学校后,他说这里的课程项目改变了他的生活。特别是那趟到哥斯达黎加的旅行。“我从小在世界许多地方住过,但我从来没有真正得到家的感觉。在哥斯达黎加,我终于领悟到了,只要我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马库斯发现,在斯威夫特寄宿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有过一些心灵创伤,有些人是因为家里老搬家、或者在学校里被人欺负、或者父母离婚。一个叫毕安卡的女孩从来没能彻底从母亲的去世中恢复过来,一个叫DJ的男孩则对自己是领养来的耿耿于怀。

马库斯说:“大多数的孩子都很坚强,能够面对这些问题。但有一些孩子,一旦遭受一个接一个的心灵创伤就无法面对逆境,就好像一栋在飓风里摇摇晃晃的房子。”

*学校课程让学生释放愤怒*

马库斯说,在学校的课程里,有一门课就是让学生可以释放内心的愤怒和怨恨。把藏在心里多年的可怕愤怒发泄出来后,心情就放松不少。

尽管马库斯不相信父母的不当管教是造成这些年轻人出问题的原因,但是他相信,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元素。他以来自德州有钱家庭的艾莉丝为例说:“看到她与哥斯达黎加一个家庭是如何相处特别令人感动。这家人很穷,连自来水都没有,很小的房子还得隔成好几间给祖母和小孩子。艾莉丝在那里一下长大了不少,她很喜欢帮着做家务,愿意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

马库斯说,艾莉丝自己的家人总是很忙,家里有许多电子游戏机、电视和DVD播放器,但一点家的感觉都没有。

马库斯说,现在美国越来越多人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这一点令他感到不安。但是,如果给孩子一个机会,到一个合适的寄宿学校,让他们能够远离平时变化万千的社会,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美国之音专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军史学家--维克多.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中国是乌克兰战争的最大赢家?美东时间本周六上午9点敬请准时收看《纵深视角》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