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司法体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宣布了旨在提高法官素质的司法改革方案,包括选拔法官的程序以及考试和培训制度,一批不合格人员将被淘汰。
*律师专业水平高于法官*
中国法官等级最近评定之后,中国有首席大法官 1 人,大法官 41 人,高级法官 3 万人,法官 18 万人, 法院工作人员精简了 10%。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许多法官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相当一部分法官甚至没有大学学历。在中国,法官往往被视同为行政人员,案件的审理容易受到行政干扰。长期研究中国法律的美国南加州大学法律系客座教授梁福麟认为,中国提高法官水平的措施是一项进步。
梁福麟说:“这方面长远来说, 对中国的法制有正面的影响。如果中国认为法律训练是法官基本具备的条件,这是对法官行业重要的调整。中国律师的教育水平及法律专业训练,往往是高于法官的,这是非常不平衡的现像。所以法官水平提高,实质上是好的改变。虽然还不知道实际运作的结果怎么样。”
*提高法官水平要循序渐进*
梁福麟接着指出,中国要提高法官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说:
梁福麟:“中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循序渐进。在短期内做出翻天覆地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在十年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不过,希望从最高人民法院开始重视专业的重要性,逐步由上而下将素质提高。”
*改革也有阻力*
最近到美国接受培训的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杨咏梅,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法院很有决心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杨咏梅说:“法院现在决心很大,要通过审判长选任、设助理等,包括我们成都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在这方面也改变很多。我们去年通过全部综合考试,选了一大批年纪比较轻、学历比较高的人来做审判长,并且设置助理,在待遇上其他方面都有区别。”
杨咏梅指出, 中国在提高司法人员素质方面的改革也遇到阻力。她说:
杨咏梅:“改革肯定都是有阻力的,包括一些年纪大些的人,他们没有学历,但是工作经历很长,经验也比较丰富,象我三十多岁,要一个五十几岁的人做我的助理,他可能心理上很难适应。我觉得这样的改革是一步一步的,困难肯定也很多,不过,我觉得各个法院的决心还是比较大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司法改革成败的关键*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杨咏梅认为,中国司法改革是否成功, 取决于是否能够逐步建立具有专业水平的法官队伍。她说:
杨咏梅:“中国是不是可以把这批人慢慢地培养起来,使下一步做得更好呢?现在全国已经实行了统一司法考试,对做法官的要求更严格,总体来说,这就是发展的趋势。”
*司法必须实现真正独立*
长期研究中国法律问题的梁福麟说,中国司法改革,除了提高法官水平之外,最难处理的是要建立司法独立的观念。他说:
梁福麟:“最大的难度是中国司法独立的观念跟西方的不一样,西方认为行政或者是任何党派不应该干预司法审判,但是在中国的体制下并没有三权分立,法官审讯时请示上级, 他们并不觉得是干预,只认为是党或者是部门上的领导。”
专门研究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法律影响的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研究员熊美英同意梁福麟的观点。熊美英说,中国长远来说要解决司法独立和审判不受行政干预的问题。
熊美英:“世贸组织条文要求司法审判必须独立,中国法院如何避免政府干预等问题,这牵涉到法院与其它政府部门的体制关系,需要长时间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