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高等院校录取考生都是凭高考成绩一锤定音。今年,中国教育部批准,三百名上海学生可以通过面试直接入读复旦大学。这一做法最引人注目的是“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和“学校说了算”。在这次听众信箱节目里,我们就来听听几位听众朋友对这件事的看法。
*面试好 不全凭分数*
安徽的杨先生认为,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增加面试会使高考更加公平。他说:
“关于中国的高考问题,我觉得分数固然重要,但还是应该增加一些面试。我本人是一个高三学生,我觉得光靠分数去考真的很困难。就拿我来说吧,离高考还有78天,天天都在数日子。有面试会好一些,高考不应该全凭分数来定。
“我并不反对分数,用分数定可以体现某种公平。但是在现在的体制下,中国分很多区,我生在安徽,就必须考比北京(考生)更高的分数,才能考取同样的大学。我觉得,这样不是太公平。我们的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我们必须比北京的考生付出双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和他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因材施考*
浙江的金先生认为,应当把考生分门别类,然后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他说:
“我认为,书面考试和面试各有特点。考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型人才,另一类是工作型人才。对于研究型人才来说,分数可能比较适合;对工作型人才来说,面试比较适合。”
*损害弱势群体 便于开后门*
辽宁的伍先生说,面试将进一步加重中国教育的弊端:
“我认为,中国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果面试,就会给有钱的人家更打开了方便之门。”
福建的张先生说,中国目前社会风气败坏,面试必将导致暗箱操作,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我觉得,如果要搞面试,对弱势群体肯定是不利的。目前的中国社会比较腐败,各方面工作的透明度不高,如果搞面试,那些有关系的人就会暗箱操作,对弱势群体来说,进入大学的门槛就更高了。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我觉得面试不一定很好。”
上海的刘先生说,面试听上去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有害无益:
“搞面试就扩大自主权,我感到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开起后门来不得了,明火执仗、名正言顺地开后门。”
*多数人反感政治课*
最后,让我们来听听山西的吴先生是怎么说的:
“高考靠分数来评定,这种做法对那些有的学科成绩很好、其他学科比较差、比较偏科的学生来说比较不公平,会把有些将来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淘汰掉。高考其中的一门是政治,绝大多数对政治这门课非常反感,但是必须得考,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