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53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展望2020年的中国(1):外交


2020年的中国外交会和国际社会全面合作还是对抗?中国的政治体制到了2020年会仍然延续威权政治还是走向民主?中国的经济会不会平稳实现第二个转型?中国的社会能否在2020年实现传统的儒家道德和社会政治自由主义的结合?这些问题是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最近一期杂志探讨的重点。美国之音中文部将分四个专题展望2020年的中国。下面介绍第一部份:展望中国的外交。

美国一个跨党派的非营利研究机构《国家亚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NBR)在七月号的亚洲政策杂志中,刊登了中国问题专家撰写的一组文章,就外交、内政、经济和社会四个层面,对2020年的中国进行了展望。

*三因素决定三走向*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兰普顿教授认为,在安全和外交领域里,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将有三个可能的走向。一是合作,二是分歧,三是沿着既有合作,又有分歧的轨线发展。

兰普顿教授认为,这三个对中国2020年的外交的预测哪一个能够成为现实,取决于三个关键的因素。第一,中国国内的稳定。第二,中国和其他主要大国之间力量的调整,特别是中、日、美三角关系。第三,在经济和安全事务方面在亚洲以及和美国及欧洲之间的整合与合作的程度。

*谁主中枢?*

兰普顿教授认为,在研究中国2020年的外交走向中,有几个关键的热点需要密切加以关注。首先是中国领导层在2020年有可能从目前的第四代向第五代或者第六代过渡。这个过渡过程是否平稳,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兰普顿教授认为,研究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走向,今年秋季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是观察的重点。

第二个看点是观察北京政府是否会重新分配预算和发展资源,用于中国的西部地区以及其他在中国经济改革中落在后面的地区。中国领导人目前正在代表这些地区说话。

*治乱影响*

兰普顿教授认为,中国未来的外交走向可能还会和中国内部群体事件是否会增加有关。他建议海外学者密切关注有组织的暴力抗法事件以及反社会的事件增加次数,规模,以及有组织的程度。

民族主义在近几年的中国外交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兰普顿教授建议密切关注中国领导人使用民族主义的方式。他们是把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建设性的爱国主义呢,还是把民族主义作为一种针对外部世界,特别对付其他大国的具有攻击性的统一概念?

*三角互动*

兰普顿教授在展望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关系时说,中国和美国以及日本的三角关系尤其值得关注和研究,特别是美日中三国如何解决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日本外交目前的基本发展态势是力图在国际社会中扮演更大的军事,安全和外交角色。而美国最终的方向是寻求日本的合作来解决中国的崛起给安全所带来的问题。北京外交的中心任务可能是密切监视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互动细节。

兰普顿认为,美国和日本在导弹防御体系方面的合作涉及到台湾海峡的局势,目前的这些发展并非朝向一个大家都认为是积极的方面发展。

美国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美中关系的走向,显然是2020年中国外交展望的重点。兰普顿教授认为,观察家应该密切关注那些能够显示出美国和中国战略上互相不信任的发展。例如美国在亚太地区增加军事力量就是一个迹象,与此同时,应该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增强军力,旨在抗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能力。这是另外一个迹象。兰普顿教授还指出,美国增强关岛的军力是另一个重要看点。

*台湾悬疑*

在台湾问题上,北京目前相信华盛顿希望遏制台湾的挑衅性行为,因为美国目前无法从世界上的其他几个热点地区抽身,因此无法介入台湾海峡的冲突。兰普顿教授说,在北京的眼里,这显然就构成了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一旦美国解决了中东和中亚的问题,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还会像北京所希望的那样遏制台湾?这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

另外,兰普顿教授还提出,在未来的中国外交政策走向中,战略能源问题也是一个看点。中国和美国双方在“控制世界战略资源”方面是否能够进行合作,从而保持国际自然资源市场能够正常运作,还是会为争夺能源发生冲突,值得关注。

*政权生变?决定外交*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程晓农博士认为,2020年中国将有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这才是中国未来外交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到2020年有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这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才能谈这个政权的外交政策。如果不能对未来的政权做出大致的判断,那么谈这个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个人并不认为,到时候会是和目前这样一模一样的政权。如果出现政权变更,那么中国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完全不同。”

程晓农认为,不要到2020年,中国的外交就会遇到一系列来自中国内部的挑战。在这个挑战发生之后,中美关系首先就会因为这些挑战而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取决于中国政府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中国领导人是选择作戈尔巴乔夫?还是选择作当年在苏共主持政变那些人。中美关系虽然不是导致中国政权变更的因素,但是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影响他们考虑问题时的重要的变量。

兰普顿教授的结论是,如果中国能够继续沿着改革的道路走下去,如果中国能够维持一种在可以容忍范围之内的国内稳定,不出大乱,与此同时,北京,华盛顿和东京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府不断在合作和竞争方面调整政策,并且致力于继续和国际社会的整合以及互相依靠,中国的外交就能够走在既和国际社会有合作,又有分歧的轨迹上。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美国之音专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军史学家--维克多.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中国是乌克兰战争的最大赢家?美东时间本周六上午9点敬请准时收看《纵深视角》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