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地震的密集报道稍微减弱的时候,从中国传来了两条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消息。中国有关方面准备通过试点允许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农村地区开展业务,并让外国机构参与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交易。金融业专家赞赏中国的这些开放措施,但是指出市场准入并不等于市场完全开放,中国当局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才能够把准入从口头上落实到实际上。
今年以来,有关中国的报道几乎完全被灾害占据,先是在南方闹了一段时间的雪灾,不久又是四川地震。中国的金融业改革和金融市场开放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被媒体忽略了好长时间了。但是,星期三一下子传来两条这方面的消息,再次把这个问题置入人们关注的焦点。
*设立试点*
一条消息来自美国的财经媒体彭博新闻社。它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的内容,说中国银监会准备解除对外资银行经营农村业务的限制。具体做法是,设立试点让外资银行通过独立的部门或跟中国合作的子公司在不同的村镇进行银行业务。在第一阶段,将会有两、三家外国的金融企业参加,到试点结束而且评估工作完成以后当局才考虑是否对有关现行规定进行修改。消息并没有透露这个试点将会进行多久。欧洲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肯定在首批获准参加试点的外国企业名单上。花旗集团可能也在其中。
*允外国投资人交易期货*
另外一条消息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将允许外国投资人购买中国商品期货,进行期货交易。报道说,有关方面正在研究扩大“合格外国机构投资人项目”的内容,除了允许合格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股市之外,还要准许它们从事商品期货交易。不过,这个计划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这位负责人并没有透露。
*学者论原因*
美国哥伦比亚学商学院的中国金融问题专家查尔斯.卡洛米瑞斯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表示,中国现在考虑开放农村信贷市场主要是因为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特别是这次四川地震之后政府面临重建工作方面的巨大压力。如果外资银行能够参加进来,压力将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另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对世界商品价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让外国投资人进入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不仅是外国投资人的要求,也是中国建设国际性的金融重心的一个起点。
*前景待考*
不过,卡洛米瑞斯表示,中国的事情很特殊,尽管这些计划对中国和外国都有利,但是否能够顺利落实还有待观察。他说:
"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和中国跟美国等其它国家完成的有关政府谈判,中国的市场已经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了。问题发生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外资公司如果没有中国公司作为合作夥伴就不大可能展开有效率的运做。中国经济的很多功能都取决于地方官员的个人意志。外资企业实际上必须找到一个跟政府有关系的地方企业作为合作夥伴才能够玩得转,否则就寸步难行。”
卡洛米瑞斯长期从事中国金融问题研究,去年还发表了新书“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金融转型”。他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金融业的开放是势在必行。但是根深蒂固的保护主义心理正在成为金融市场开放的主要障碍。他对美国之音说:
“首先要提到的一点是,限制那些强大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不让它们通过先进技术来有效而迅速地控制地方的金融系统这种本能并非中国所独有。民族主义的保护主义情绪很多地方总是存在的,特别是涉及到核心利益的金融交易。中国政府总是希望对此加以控制。”
卡洛米瑞斯说,这种控制或者限制从多方面反映出来。比如,限制外资方控股比例过大,为培植本国行业巨头和树立自己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品牌而排斥外资企业,中国的官僚体制也迫使外资企业只有在当地企业的合作下才能够顺利开展业务。卡洛米瑞斯认为,在这种商业环境中,金融业的改革的步伐很难快得起来。
关键词:中国,外国银行,农村,商品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