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姗洁女士曾担任纽约市政官员,后来又是一家国际发展机构的负责人。麦姗洁女士始终在为社会公正仗义执言。她自称是个嘴快、腿快、脑子快的纽约客。“我在一个纽约中产家庭里长大,父母很关心政治,也很关注纽约城里发生的一切。”
麦姗洁1940年来到这个世界上。当时,她的父母都是各种服务性机构的理事,生活忙碌而充实。麦姗洁说,父母给她树立了榜样。“我的父母、尤其是我当时还在世的祖父母,都很重视帮助他人、服务他人、追求社会公正。”
麦姗洁大学专业是社会工作,毕业后,她教过书,做过大学行政工作,帮助儿童和低收入家庭克服贫困。麦姗洁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更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争取托儿、教育、住房和交通福利。1978年,她被选进纽约市议会。她说:“我在市议会一干就是12年,代表纽约西区,后来又当了八年的曼哈顿区长,代表曼哈顿的所有居民。”
二十年的公务事业,磨炼了麦姗洁作为组织者和立法者的能力。“我懂得了,只有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让民主固若磐石;我懂得了,人民要求,而且有权拥有强有力的代言人;我懂得了,自下而上的变革是可行的。你当然不可能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不论是希望改善社区的地方团体,还是民主选出的官员,都能赢得某些胜利。”
在麦姗洁的帮助下,纽约重新设计了滨水区。她还推动了儿童福利、保健、住房和教育,并反对给富人减税。
1997年,因为任期的限制,麦姗洁不能继续参加曼哈顿区长的选举,决定去选市长,结果败在了当时的市长朱利安尼的手下。但是麦姗洁并没有闲下来。“我突然听说,有一家非盈利机构在找负责人,他们面对发展中国家,寻求的变化很符合我的理想。”
麦姗洁成了美国犹太人世界服务组织的负责人。这是一个国际发展机构,在36个国家帮助350个基层团体,使命是要消除贫困、饥饿和疾病。她说:“在我们工作的地方,在我们工作的阶层,能看到各种基层团体,随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变化。举个例子吧,如果塞内加尔农村妇女学会了滴灌和轮作技术,她们就不再需要离开孩子,出去卖淫,她们可以留在家里,靠种地为生,在食物上可以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变化啊!”
美国犹太人世界服务组织还推动人权、艾滋病的防治、照顾儿童和小额信贷,他们还参与了一项全球性运动,提高外界对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种族灭绝的了解。“在达尔富尔难民营里,如果你通过翻译问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你能讲讲你的经历吗?你是怎么来的?’他们会告诉翻译说,‘我要把一切都告诉她,叫她回去后告诉全世界,这样我们的遭遇才会结束。’”
麦姗洁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她一直在为达尔富尔的种族灭绝、为消除世界饥饿、贫困和艾滋病大声疾呼。“这个世界上,有20亿人每天靠不到两美元活著,有8亿4千万人饿着肚子上床睡觉,非洲的艾滋孤儿多达1千300万,这些数字令人震惊。但是,如果每个人、每个社区、每个村庄都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带来变化。”
麦珊洁补充说,重要的是让能帮忙的人听到求助的呼声。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12/4 【时事大家谈】蔡英文料习近平不会攻台 美学者促冻结《台独党纲》;台股港股黄金交叉 给两岸什么启示?嘉宾:美国资深媒体人魏碧洲;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酉潭;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