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3:51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美国媒体评中国(2010年6月23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6月23日发表机构股东服务公司亚洲研究部主任大卫·史密斯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变化中的银行收支:小股东为改革不力正在付出代价”。文章说,“中国农业银行即将首次公开募股,这使投资者获得了一个新的机会可以了解中国银行的总体情况。有关中国农业银行的报道大都集中于其股票的估价以及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兴趣,以及中国农业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然而,尽管中国农业银行的这条新闻足够重要,有关的新闻报道却掩盖了一个更大的趋势,这就是中国的银行在大规模融资,其原因值得仔细探讨。”

史密斯的文章说,“中国农业银行下个月上市的时候要融资两百三十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银行本月发行了价值四百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五十九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交通银行计划不久发行三百三十一亿元的附加股。中国工商银行将发行二百五十亿元的可转换债券。中国民生银行最近得到管理部门的批准,可以出售五十八亿元的次级债券。...”

史密斯的文章说,“这一趋势看上去跟金融危机期间勾销问题证券、不得不募集资本的西方银行的作为相似。但是,中国的资金募集不一样。中国的资金募集规模巨大,而中国的大银行依然是政府政策的产物,而不是市场的产物。中国银行现在之所以需要筹措更多的现金是因为政府两年来要银行持续发放贷款。中国工商银行给股东发出通知,宣布筹措资金的新举措。其通知写道:‘在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自觉地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增加质优信贷发放,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自己大银行的作用...”

史密斯的文章说,中国的大银行如此售股融资的做法给现有的和潜在的股东带来了好几个问题。“中国政府的政策实际上是要民间的小股东和债权持有者分担北京经济刺激政策的成本。政府可以认股,作为附加股的一部分,也可能认购一些债券。但是,中国的大银行筹集数额巨大的资金将挤压小投资者。小投资者要么要出钱认购新股,要么眼看着自己持有的股票价值大缩水。由于中国政府在所有这些大银行当中拥有多数投票股,在中国银行投资的投资者对其融资的程序没有什么发言权。”

史密斯的文章说,“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说,中国银行的这种融资做法也是一种警示信号,显示中国银行并没有像投资者所期望的那样有了改革。10年前,北京为四大银行甩掉了大约一万四千亿元的坏账,把坏账转移到新设立的不在账面上的‘资产管理公司’,并设立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中国的大银行由此好似会按照商业原则经营了,由此对投资者变得非常富有吸引力。...”

史密斯的文章说,“但是,显著的政策风险现在再次浮出水面。这种风险在市场对中国农业银行即将上市的股票的定价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有谣传说,其股价-账面价值比为大约1.6。根据美国的美林银行最近的报告,中国其他三大银行则是按照股价-账面价值比1.8进行交易,比两年前最高点高了很多。投资者预计中国农业银行将继续承担对农村发放贷款的政策使命以及相关的风险,这就是北京可能按时命令该银行管理部门作出不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决定。”

史密斯的文章说,“一些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承担的风险。但是,对中国银行执行政府政策的角色视而不见将是投资者的愚蠢。他们必须意识到,随着经济循环的运转,中国各大银行的资本需要不仅仅是商业考虑推动的,而且也是政府政策目标推动的。对小投资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前景。”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

以上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