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38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美国媒体评中国(2010年11月11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11月11日发表香港科技大学环境、能源和资源政策中心主任大卫·茨威格的文章,题目是“给中国鹰派吓着了么?中国人自己也吓着了:中国内外观察家有一样多的问题和担忧。”

文章说,“中国新近的更为咄咄逼人的外交在西方和亚洲的观察家当中引起了担忧。但是,并不仅仅是外国人为中国政府和军方应对世界的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而感到担忧。我最近走访中国首都的时候,我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外交政策分析家们几乎是一致地对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姿态及其在亚洲地区引起的问题感到惊愕。”

茨威格的文章说,“这些学术界人士感到非常担忧。即使那些通常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亲政府的朋友们也不愿意为目前的政策辩护。他们也感觉很难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中国现在太张狂了吗?中国的这种趾高气扬是在掩盖自己的惶恐么?”

茨威格的文章说,“无论如何,人们得到信息是,中国的外交政策研究者几十年来第一次认为,中国的外部问题大部分来自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外国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他们表示,导致这些问题的是外交政策不连贯,领导层似乎不能制定一种综合性的战略来应对中国国力造成的问题。”

茨威格的文章说,“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政策为例。中国学者们一致表示理解东盟的担忧。没有几个学者质疑中国声称对南中国海拥有主权的说法是愚蠢的,是不必要的挑衅,不符合海洋法。海洋法规定,只有对那些可以独立支持生命的岛屿才可以提出主权要求。”

茨威格的文章说,“中国控制的那些珊瑚礁必须通过外来供应支持,因此,连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们也不赞同对那些地方的整片海域体提出主权要求。他们理解中国扩大以海南岛为基地的潜艇舰队如何在东南亚国家造成焦虑。他们也承认,中国拒绝履行自己的承诺,拒不在那些海域进行油气田共同开发。”

茨威格的文章说,“中国政府声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中国发动了毫无理由的攻击,说她呼吁保持海上通道畅通是美国干涉中国事务的表现。但是,这些中国学术界人士认为,东盟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代表在场的时候对中国代表客气,但中国代表一旦离开,东盟官员就马上要求美国留驻东南亚地区,在他们面临中国崛起的时候支持他们。”

茨威格的文章说,“中国领导人知道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是他们自己制造的吗?中国的外交政策学者表示要听中国领导人的话,因为中国官员掌握的有关事件的信息要比他们多得多。但是,学者们承认,中国领导人对额外的信息的解释和运用的方式令他们感到不安。”中国的观察家们对军方也持有批评、甚至敌对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表现得像是一个利益集团,努力推进自己的计划安排,让军官穿着军服出现在电视上,大讲外交政策问题。”

茨威格的文章说,“这是一种新现象,这种现象让非军人的学者感到紧张焦虑。他们认为媒体传达的应当是他们的更为平衡的声音,而不是试图争取更多军费的军人的声音。“

茨威格的文章说,“这些非军人的分析家们知道,在很多国家,这种(军人干政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解除了在阿富汗的美军司令的职务,因为他公开批评奥巴马领导战争的方式。因此,这些中国分析家们想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中共领导人不约束这些军方的‘名嘴’?这些人伸张的是军方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以及中国在世界上的立场。”

茨威格的文章说,“一些人甚至觉得,中国领导层在刘晓波和诺贝尔和平奖的问题上行为过份了。假如像那些新的发言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大国,那么,中国为什么还要为诺贝尔和平奖感到担心?给外国政府施加压力去干预一个非政府组织的行动,这反映出中国内心惶恐,不明白这世界究竟如何运转。这也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当局对内惶恐,对外傲慢。”

茨威格的文章说,“因此,在全世界试图琢磨如何应对更咄咄逼人的中国之际,中国自己的观察家们看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在他们的眼中,中国需要琢磨如何应对自己的崛起。现在,这些观察家们对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和军队如何把握这一过程还没有信心。”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

以上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