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33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美国媒体评中国(2010年11月29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11月29日发表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卡内基基金会资深研究员麦克尔·佩蒂斯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如何避免重蹈日本覆辙:只要决策者不强行干预,纠正过份依赖出口未必导致滞胀。”

文章说,“世界各国领导人如今在经济政策问题上没有多少共识,但大家都同意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加国内消费。现在的唯一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北京显然担心向国内消费过渡过快会扰乱经济,造成政治不稳定。”

佩蒂斯的文章说,“但中国并不是自愿或不自愿尝试这种过渡的第一个国家。北京的领导人可以看看一水之隔的日本,个案研究在这种过渡期间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佩蒂斯的文章说,“日本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成为出口大国。日本当年所遵循的路线跟中国现在所遵循的非常相似。这就是决策者压抑工资增长,把储蓄存款利率保持在特别低的水平上,从而抑制家庭消费。与此同时,日本的决策者通过低廉的贷款利率,对制造商的很多投入提供补贴,其中包括把信贷风险社会化,从而鼓励投资。”

佩蒂斯的文章说,“这种战略的一个后果是家庭实际上通过储蓄存款低利率来补贴制造商,因为储蓄低利率也让贷款者付出的利率降低。在日本经济依然处于扩张阶段的时候,也就像中国今天这样,这种做法相当于间接的债务豁免,因为特别低的利率意味着将来还债偿付款的现值低于所借的钱。”

佩蒂斯的文章说,“在当今中国,这种做法的结果看上去也非常像当年的日本,即贸易顺差让全世界日益难以消化,投资大规模错误配置。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扭曲了经济增长收益的配置。在日本经济奇迹的最后20年里,家庭收入以及消费增长低于整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佩蒂斯的文章说,“跟日本的这种类似性或许会让中国的决策者感到不安。但是,中国可以通过汲取日本的一些教训,更成功地转向国内消费。”

佩蒂斯的文章说,“第一个教训跟债务相关。造成日本政府债台高筑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政府试图以尽可能最小的扰乱实现向国内消费的转变。日本政府动用政府资金来解决银行坏账问题。而在先前的产业政策之下,银行发放了很多不经济的贷款。日本政府还拿出资金用于大规模公共建设支出。这些支出都没有很有效地刺激经济。没有多少资金最后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佩蒂斯的文章说,“日本政府如此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经济从出口带动增长转向国内消费带动增长,收效甚微,却背上了大量的债务。北京应当记取的一个教训就是要避免这种陷阱。目前,中国中央政府的债务只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这听起来或许不错。但加上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其他待确定债务,中国政府总体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就大大地超过60%。而现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开始向国内消费过渡。中国必须小心地避免日本的做法,即通过难以持续的政府支出来缓和经济转型的影响。”

佩蒂斯的文章说,“让经济实行转型,同时政府不提供援助‘保平安,’这种想法在一心一意要避免任何社会不和谐的北京政策制定者听来是吓人的。但是,至少日本在这方面给中国提供了一线希望,这就是经济转型不一定像听起来那样会导致政治不稳定。”

佩蒂斯的文章说,“日本的经验教训显示,只要政策制定者对有关过程处理得当,中国不必害怕经济转型。这里的关键是让转型发生,而不是出于害怕社会不满而阻碍转型。社会不满可能在实际上不像听起来那么可怕。”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

以上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