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总统3月在白宫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防止校园霸凌的办法。然而霸凌并不只是年轻人的问题。工作场所也会发生霸凌。工作场所霸凌包括威胁、无端批评、歧视,还有不公正地偏袒某些雇员。
由佐格比国际公司和工作场所霸凌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5%的美国人说他们曾经在工作中遭到霸凌,还有15%的人说他们看到了霸凌的发生。
尽管有些人所认为的遭到同事或上司霸凌的情况可能并不属实,但专家们指出,在一个雇主纵容或允许霸凌存在的工作环境里,员工的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例如员工会请更多病假,还有人会采取法律行动。
珍尼弗.桑德伯格是费舍尔-菲利普斯律师事务所亚特兰大分部的律师。她在劳资纠纷案件中代表公司一方。她认为,雇主只要表现得更专业、更有职业素养,就可以避免大多数问题。
桑德伯格说:“我能给经理和主管们的最好建议就是,不要太顾忌法律,他们更应当确保自己的行为是专业的。”
桑德伯格指出,这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要遵守同样的准则,“仍然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公司里每个员工都应该遵守。”
霸凌别人的人工作没有效率。他们把工作场所弄得气氛紧张而且也不健康。
执行教练、CNN评论员兼作家劳伦.麦克勒把这称为“有毒的”环境。她建议人们在面对侮辱性的批评时要避免情绪化的冲突和像小孩子一样反应。
她还说,展现自尊的人比较不容易成为霸凌的目标,比如着装得体,在和别人谈话时注视对方的眼睛。
麦克勒还建议那些认为自己被霸凌的人想一想霸凌是怎么发生的。她说:“你可以把霸凌者的行为等同于他们内心所感受到的那种疼痛。”
麦克勒说,霸凌别人的人往往在小的时候也被别人霸凌过,因此,“这会让你有更多的同情心,而不是去评判一个人,或者进一步加剧这种恶性的交流。”
但是霸凌可能导致一些人辞职。麦克勒说,更换有经验的雇员会让他们损失一倍半的年薪,甚至更多。
去年4月,澳大利亚的生产力委员会在一份有关工作场所安全的报告中谈到霸凌问题。报告估计,10年前,霸凌给澳大利亚经济造成损失的最少在60到130亿美元。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3/29【时事大家谈】一旦美中闹翻 谁会站在中国这一边?蔡访美vs.马访中 折射背后的美中角力?嘉宾:美国艾德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政治学教授王维正;台湾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副教授卢政锋 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