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失去肢体都是重大的创伤。无法获得先进医疗的患者也可能会陷入贫困。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一个慈善机构致力于造福被截肢的病患,为他们提供新型的义肢和新的生活。
年仅两岁的小女孩瓦什娜薇深得母亲疼爱。这名母亲虽然失去了双臂,还能将她的小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
母亲桑吉塔说:她是在一场触电意外中失去双臂的。那时她工作的位置靠近电线,一波水淋到她手中的金属棒,导致这场灾祸。她和家人来到提供义肢的慈善机构,这里的义肢产品被称为“Jaipur foot”--“斋浦尔足”。
自从这个慈善机构于1975年成立以来,已经有125五万余名患者接受了他们安装的义肢,包括他们制造的假腿,关节,手臂和手掌。
*嘉惠残障患者短期安装妥善正常离去*
斋浦尔足慈善机构的创办人梅塔医生说:“他们不须要事先写信告诉我们。只要走进来这里。他们一到,就受到安排。他们在这里有食物供应。他们接受一切设施的协助。在两、三天之内安装好义肢,然后回家。”
梅塔医生过去是一名公务员,他在十年前的一场意外,几乎失去自己的脚之后,成立“斋浦尔足”机构。他在事发后留医疗养的期间,结识了一些比他不幸的印度朋友。这些人大多数来自这个国家最穷困的族群。
他说:“丧失肢体等于丧失了经济能力。他们不再有用,甚至在自己家中,也失去了尊严。”
桑吉塔非常明白,一个人丧失了肢体,会给全家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她说,做饭就是一大问题。 她的丈夫只好负责做饭。因此他经常上班迟到,或者根本无法上班。她说,有时他们只好求助于邻居。那真是一个大麻烦。
*患者多穷困恢复行动即恢复经济能力*
梅塔医生说:“对我个人来说,那是一项极大的满足。一个人爬着进来,他在一、两天之内安装了完全免费的义肢,然后像你我一样走了出去,使残缺的又恢复完整。看见他们回到田间和工厂去工作,感觉那不仅仅是给了他们义肢,那是恢复了他们的经济能力。”
由于“斋浦尔足”的声誉和品质,有些人即使有能力接受其它医疗,还是选择来到这里求助。
女性患者塞恩说:“我来自马来西亚槟榔屿。我9岁那年遭遇一次意外,被一辆卡车撞倒压过。我的脚无法保住。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装着一只义足。现在我40岁了。我来为了安装一只新的义足来到这里。这是我过去一直怀着的梦想,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
斋浦尔足机构的经费,大约有三分之一来自印度政府的补助。其余部分靠公司和私人的捐助。他们也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和许多其它国家设立义肢营地。这些战乱中的国家里许多人民遭遇地雷袭击,丧失了肢体。
对桑吉塔来说,她还须要花时间,练习使用新装的手臂拿东西。她说,她期望能恢复在厨房里的工作,同时,还能梳理自己的头发。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5/30 【时事大家谈】蔡奇搞学《习选》 入脑入心入魂?山东舰穿台海 回应美“毒刺”抵台?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解放军前海军司令部中校姚诚;加拿大女王大学历史系兼职助理教授赖小刚 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