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38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揭谎频道:“择优选择”式呈现民调结果,华春莹强吹中国正面形象


资料照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4月26日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后举起酒杯。(2019年4月26日)
资料照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4月26日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后举起酒杯。(2019年4月26日)
华春莹

华春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部长助理

“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股正面的力量。”

误导

11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她的推特(Twitter)账号上发布了一张图表,显示2021年至2022年期间,在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埃及、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中国持正面印象。

该图表数据来自YouGov-剑桥全球主义项目(Cambridge Globalism Project),该项目自2019年以来对全球范围内的选定国家进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意调查。

在她的推文中,华春莹用英语写道:“中国的发展增强了世界的和平力量——这一事实在发展中国家广为人知。”

她为这张图表所配的标题是:“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股正面的力量。”

但问题是,华春莹展示的这张图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片面的择优选择,仅呈现了这些国家的民意对中国正面看法呈上升趋势的时间段。而事实上,在所有上述国家,中国的形象均比2019年调查开始时更差。

因此,华春莹的推文具有误导性。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这项大型调查中与中国相关的部分。

在2022年的调查中,总部位于英国的YouGov-剑桥全球主义项目向25个国家的1000多名成年人收集了民意。今年的调查在8月24日至9月22日之间进行,调查对象包括来自西方发达民主国家和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

其中一个问题问道,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巴西、日本、法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些国家“对世界事务有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华春莹的图表准确显示,相比2021年,她所提到的几个发展中国家在2022年对中国有了更多的正面评价。尽管如此,上述每个国家——肯尼亚除外——在2022年对中国的正面评价都相比201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肯尼亚未参与YouGov-剑桥全球主义项目在2019年和2020年进行的民意调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接见来访的尼日利亚总统穆罕马杜·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2016年4月12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接见来访的尼日利亚总统穆罕马杜·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2016年4月12日)

对于中国“对世界事务有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这一问题,以下是华春莹所提到的这几个国家中回答“正面影响”的民众比率——

墨西哥

2022年:59% ;2021年:50% ;2020年:61%; 2019年:73%

沙特阿拉伯

2022年:57% ;2021年:41% ;2020年:48% ;2019年:60%

埃及

2022年:57% ;2021年:47% ;2020年:55%; 2019年:61%

南非

2022年:61% ;2021年:48%; 2020年:49% ;2019年:70%

尼日利亚

2022年:83% ;2021年:68% ;2020年:70% ;2019年:92%

肯尼亚

2022年:82% ;2021年:58% ;2020年:未调查 ;2019年:未调查

那在其他国家呢?在法国、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波兰和英国,民众对中国的正面印象相比2019年的水平出现大幅下滑。希腊和匈牙利在2019年没有参与这项民意调查,但这两国民众当前对中国的正面印象较2020年的水平均出现下滑。

至于那些未被华春莹列出结果的发展中国家,土耳其对中国的正面评价率从2019年的55%下降到2022年的28%;印度从44%下降到23%;巴西从65%下降到50%;印度尼西亚从57%下降到53%;泰国从71%下降到66%。

在接受调查的发展中国家中,大多数民众——除了埃及和沙特阿拉伯——表示中国“试图掩盖COVID-19起源的真相”。本文对发展中国家的定义源自联合国的分类标准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持上述观点比率较高的几个国家是在尼日利亚、南非和肯尼亚等对中国抱持更为正面的态度的国家。中国在这些国家有雄厚的商业投资。例如在肯尼亚,中国投资修建了一条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从首都内罗毕通至该国第二大城市蒙巴萨的铁路,尽管肯尼亚为此正债务缠身。

在受调查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对于特定国家是否“在没有公平和适当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将数十万甚至更多的本国公民关进了大规模拘留营”这一问题,中国位列榜首,排在俄罗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这些威权政权之前。

在2021年,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将中国排在“使用武力威胁该地区邻国的领土权利”的榜单首位,俄罗斯紧随其后。但随着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今年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俄罗斯在此问题上超过中国,跃居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态度相比西方对中国的态度要正面得多,但在接受调查的发展中国家中,大多数民众把美国认定为“世界政治中最强大的力量”。

接受调查的非洲国家也都选择美国而不是中国作为他们更愿看到的世界政治主导力量 。

美国之音(VOA)在10月份就此项民调所做的报道写道:“尽管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计划提供了不带附加条件的贷款和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但非洲对美国的支持依然比较高。”

YouGov民调公司的学术总监乔尔·罗杰斯·德瓦尔(Joel Rogers de Waal)在10月份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这项民调研究中,来自非洲国家的结果非常突出,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美国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看法。”

“然而,与此同时,他们明显倾向于让美国而不是中国作为统领性的超级大国,该现象或许引发一些有关中国在非洲这些地区软实力进展方面的有趣问题。”

YouGov-剑桥全球主义项目的这项民调还显示,如果北京决定以武力吞并民主自治的台湾,全球各地的受调查民众都广泛支持向台湾提供帮助。

即使是在对中国持压倒性的正面看法的发展中国家,情况也是如此。例如,63%的肯尼亚民众和60%的尼日利亚民众表示,如果中国武力吞并台湾,“其他国家应该向台湾提供帮助”。

“公众舆论往往并不像政策辩论所显现的那样二元对立,”罗杰斯·德瓦尔在10月份接受英国《卫报》(The Guardian)采访时表示, “也许很多人既对保卫台湾抱有同情的态度,又对中国作为国际体系内部的一股强大力量抱有好感——尽管还没到让其彻底取代国际体系的地步。”

这项调查显示,对中国的好感度在西方民主国家的下降最为明显。

近四年里,对中国持正面态度的美国人的比率从2019年的27%降至2022年的18%。同比之下,英国从35%降至11%,德国从30%降至13%,法国从36%降至17%,丹麦从32%降至11%,意大利从41%降至24%。

其他多项大型全球调查也同样显示这一下降趋势。

“中国的全球形象一落千丈,原因不只一个。这源于糟糕的外交、越来越多地使用经济胁迫、失败的软实力努力,与俄罗斯日渐增长的关系,以及其他因素,”纽约智库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研究员约书亚·库兰齐克(Joshua Kurlantzick)在7月份发表于《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的文章中写道

其他国际关系事务专家将全球对中国正面印象的下滑归因于中国对COVID-19疫情的种种处理方式、对人权的践踏、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扩张、对香港民主的打压、对台湾日渐升级的武力威胁以及习近平的威权主义统治。

(同时请参阅美国之音《揭谎频道》本篇文章的英文版。)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