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03 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2024台湾总统大选:两岸旅游何时解冻?台湾观光业声声盼


资料照:中国游客在台北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前拍照。(2019年4月4日)
资料照:中国游客在台北中正纪念堂蒋介石铜像前拍照。(2019年4月4日)

虽然中国和台湾之间已陆续解除边境管控,但冻结多年的旅游市场仍卡在政治的不确定性之中踯躅不前,而这样的僵局也成为这次台湾总统大选蓝绿阵营的攻防焦點。不少台湾观光业者坦言,国民党若重新执政,中国可望解除团客禁令,重启两岸旅游热。不过,也有业者说,民进党主政下,台湾降低对陆客的依赖,反而打开国际市场,迎来更高端的全球旅客。他们说,台湾不轻言放弃陆客,但也不须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台湾观光业者度过了史上最严峻的疫情寒冬,无不期盼疫后的旅游市场能尽快回暖,让他们重燃生机。

不少业者放眼中国观光客的大饼,疾呼两岸加速重启旅游的步伐。不过,他们也深知,鉴于目前的政治现实,两岸旅游或许要等到台湾总统大选过后才可能出现些许契机。

台湾观光业者押宝国民党?

位于台北的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以出境陆客为外交武器,长年杯葛民进党政府,而民进党政府也无力与中共建立理性交流,两岸操作旅游议题、互相过招下,牺牲的是观光业者。

但他说,两岸近期在旅游限制的松绑上陷入僵局,台湾政府要负较多的责任,而且选后若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才可望重启旅游市场,这也是为什么近万名台湾观光业代表于10月底为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造势,表达对民进党政府两岸旅游政策的不满。

李奇岳告诉美国之音:“国民党选上,两岸关系和缓,这块市场自然有几年的光景。但是如果民进党选上,可能又会受到政治的干扰。现在两岸旅游交流做得那么地僵,我们台湾的民进党要负65%的责任,共产党要负35%的责任。”

李奇岳说,两岸观光自年初来的解禁,都由中国主动,台湾则是不断阻挡或拖延。例如,中国今年初率先开放金门和厦门等两岸港口的小三通,接着3月又恢复10个两岸定期空运航点,后经台湾核定同意。

中国5月还片面开放台湾团客赴中,但台湾并未放行,当时陆委会发布新闻稿主张:“陆方应该同时开放大陆民众来台旅游的限制,才能逐步达到疫情前正常交流的原貌。”新闻稿还说,两岸观光因疫情等因素已暂停3年多,重新恢复前,需先经双方在既有机制下进行沟通,针对人民的旅游安全、品质和纠纷、突发意外等处置,作好安排。另中国原打算派出九省官员率观光业者来台参加7月的夏季旅展揽客,但台湾陆委会以“必要性存疑”为由,拒绝核发签证。

不过,中国8月扩大恢复团客出境旅游,解禁国家包含美、英、日、韩等78国,却仍未列入台湾。

虽然未等到中国释出“对等开放”和解禁大陆团客来台的善意,台湾陆委会仍主动宣布自9月起恢复第三地中国籍游客来台,及明年3月起开放中国团客来台及台湾组团赴中,以因应兩岸人民旅遊及商務需求,唯初期每日仅限额2000人,遭中国国台办批评为“名为恢复,实则拒不解禁”。

对此,台湾陆委会以书面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反驳:“我方主张‘双向对等开放’,陆方只愿‘单向开放’,国台办9月13日所称‘双向奔赴',是指62名大陆旅游业者来台参加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陆方若真有意愿'双向奔赴',应早日宣布开放其人民来台旅游,而非少数旅游界业者来台从事特定的旅游宣传活动。目前两岸交流的阻碍是陆方只顾一味强调其政治主张,并不愿开放其人民来台观光。我方将持续要求陆方早日回应台方主张,早日做出双向开放的正确决定。”

绿营两岸观光政策惹怨 蓝营捡到枪

李奇岳说,陆客曾占台湾观光总产值超过三成,两岸航线也曾占台湾航空业近四成的总营收,但2019年前,台湾受中国禁令影响,逐渐流失数百万的中国旅客,重创观光业,有的业者因此倒闭或转向其他市场。

一位在中台湾云林的因议题敏感不愿具名的旅行社总经理也告诉美国之音,他希望明年政党轮替,两岸旅游市场才会春暖花开,若民进党继续执政,两岸全面开放禁团令的机率低,两岸观光的拉锯战也恐怕持续。

根据台湾交通部的统计,台湾前总统马英九执政的2012-2016年间是陆客来台的全盛期,每年皆有200万以上来访人次,于2015年达418万人的高点,约占当年台湾总旅客数的四成。

现任台湾总统蔡英文2016年上任后,两岸关系交恶,中客逐年递减。据台湾陆委会统计,2019年,中国团客仅85.8万人来台观光,自由行陆客也只有95.1万人。

不过,台湾观光也并未因此萧条,反而转向主攻国际市场,迎来全球旅客。据台湾交通部的统计显示,全球来台观光总人数自2016年起年年超过千万人次,2018年更突破1100万人次的历史高点,尤以日、韩、星、马和美国籍旅客成长最快,直到疫情爆发,观光热潮直转直下。

民进党政府向国际旅客招手

对此,奢华旅游品牌Le Orano私人旅游俱乐部执行长高睿腾表示,在蔡英文政府的推广下,台湾观光业对陆客的依赖度大降,提升国际能见度后,吸引到更多日、韩、星、马及欧美游客,且过去选择香港和新加坡为基地的国际酒店或大型游轮,也看好台湾,如挪威邮轮(NCL)旗下的奋进号明年将以基隆港为母港载客。

高睿腾告诉美国之音:“希望政府是带领台湾往国际的方向迈进,千万不要鸡蛋放同一个篮子里面,但是我还是要声明,大陆市场还是我们很重要的旅游观光市场之一。开大门走大路,我们还是要把台湾的品牌擦亮,走到世界上。”

高睿腾说,观光不分国界,台湾也欢迎陆客,因为台湾产品多具“台湾情怀”特色,如两蒋、邓丽君周边商品深受陆客欢迎,饮食上,如黑糖糕、凤梨酥也都是中客为利基市场的商品。因此,他说,现阶段,他国游客的整体消费力仍不比以往中客高,台湾需要开发可以吸引欧美游客的文创等产品。

虽然台湾观光业多对民进党政府的两岸旅游政策不满,但一般民众却持不同意见。

因议题敏感、不愿透露姓名的台北市民林先生就不乐见太快恢复陆客来台。林先生告诉美国之音,经手陆客团的业者多是以“一条龙”模式经营的中资企业,一手垄断酒店、游览车到购物商家的利润,对台湾本地产业并未带来太多经济效益。他说,台湾应该放眼国际市场,因为就他了解,一团欧美游客可以抵得上好几团陆客的收益。林先生尤其反对选前开放台湾团客到中国旅游,因为以他参加两岸同乡会的经验,中共常于选前招待村里长或亲中团体去中国旅游,来绑桩并介入台湾选举,因此,台湾总统大选前,不应为中共制造介选的机会。

台客落地成团 两岸观光灰色地带

不过,即便有禁团令,据李奇岳透露,台湾民众还是有办法绕道,找出组团赴中的的对策。

李奇岳说:“(两岸观光)仿佛回到戒严时期,我们偷偷摸摸去大陆旅游,不能说是旅行团,自己买机票过去,到(中国)那边)当地组成团,然后再出发。现在去(台湾)桃园机场看,每天多少团在发,然后都是所谓的亲友团,为什么一个错误的政策,把旅行业逼到这种路上去?”

他说,马英九政府过于亲中,蔡英文政府过于亲美,这些地缘政治让台湾观光等许多行业饱受风险,都是不健康的市场机制,他呼吁,台湾应“和中亲美”,和中美保持等距,而非押宝任一边。

在南台湾台南的台湾潮商总会会长李方木也告诉美国之音,两岸同乡会的交流不会因台湾禁团令而中断,因为许多同乡会、宗亲会或村里长私下仍透过台湾旅行社安排到中国参访,只不过旅行社无法提供履约保证,形成法令与执行面的灰色地带。

他说,中国对商务和同乡会联谊提供许多惠台政策,是很大的诱因。他也呼吁台湾政府以经济优先,“有钱赚比较重要”。

观光“对等”不同调 两岸互踢皮球?

位于台北的中华民国旅行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萧博仁表示,两岸因意识型态之争,双方的误解已经越来越深。他说,以“双向对等”争议为例,不该是任何国家观光评估交流的原则,因为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完全对等,例如,台湾赴日、韩旅游人数分别是来台日本客和韩国客的5倍和3倍。因此,台湾政府一向是自由市场,不论中国是否松绑陆客来台或任何政治理由,都不该限制台湾团客赴中旅游。

萧博仁告诉美国之音:“大陆肯定是比较希望蓝营能够执政,对于民进党,可能就大陆会有一些限制。就商业行为来讲,我认为,政治归政治,商业归商业,如果任何一方要用政治来卡商业,我觉得,这个都是不对的。”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六四35周年特别节目:未完成的诉求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59:58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6/4【时事大家谈】六四35周年特别节目:未完成的訴求 谁来接棒?嘉宾:纽约"六四纪念馆"馆长于大海;八九学运学生领袖王超华;乔治城大学法学院学生张津睿; 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