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12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新闻界学界敦促湖北省长道歉


采访报道“两会”的新闻工作者
采访报道“两会”的新闻工作者

中国新闻界和学界发出呼吁,要求在“两会”期间粗暴对待记者的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公开道歉,主动平息舆情,挽回政治影响。

*五学者联署希望李鸿忠公开道歉*

《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周瑞金等五位学者联名建议11届全国人大3次主席团讨论这一事件,认真处理这个问题,并希望李鸿忠代表公开道歉。

他们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接受人民监督的诚意,经常表现为粗暴地拒绝和打压新闻媒体的正常报道,敌视和扼杀“网络问政”。

几位学者建议,抓住这个事件,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教育,引以为戒。

*省长欢迎舆论监督,拒绝向记者道歉*

3月7号,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在“两会”现场被记者围住,《人民日报》旗下的《京华时报》女记者刘杰问李省长对邓玉姣案怎么看。李鸿忠顿时拉下脸,责备记者为什么纠缠这件事,是哪家报社的,还扬言“要给你们社长讲”,而且动手抢走了记者的录音笔。

此事一出,舆论哗然。第二天,李鸿忠态度有所缓和,说了一些欢迎舆论监督的话,但同时辩解说,他抢录音笔是担心对方不是记者,把录音笔拿去看看有什么内容。他还拒绝了网民要求他道歉的呼吁。

*百名新闻工作者呼吁李鸿忠下台*

采访报道“两会”的新闻工作者
采访报道“两会”的新闻工作者


针对这一事件,上百名新闻界人士也上书人大。他们在公开信中说,这件事的受害者决非当事记者一人。媒体权利折戟,大众知情权受挫,国家形象受累,议会殿堂蒙羞。

公开信呼吁,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媒体无论类型,记者不分南北,坚决报道后续事态,迎向此次权利之战。公开信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严肃核查李鸿忠人大代表是否适格,并责令其引咎辞职。

《中国青年报》编辑李大同也是公开信的签署者之一。他评论说,李鸿忠如此表现是惯性使然:“他没有把记者当作职业上完全平等的对手,仍然是‘我是省级领导’这样一种感觉。一旦他不高兴回答的问题,他就开始发作,而且抢走别人的采访工具。他这是一种惯性。”

*糊里糊涂过去,会拖累党的形象*

86岁的中宣部新闻局原局长钟沛璋在病榻上撰文评论此事。他说,干部是人民公仆,媒体替人民监督。对抗监督,就得鞠躬道歉,此事糊里糊涂地过去,只会拖累党的形象、政府的声誉。

李大同说,各级官员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进行观念更新。

他说:“中国的官员存在着重新认识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和媒体对社会的作用这样一个问题,总体上需要更新。以往总是说,媒体是党的工具和喉舌,什么党性原则等等,不允许你批评,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以往把这个叫做党性,实际上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奴性。这个东西已经完全不符合时代要求了。”

*胡锦涛也没有权利这样做*

周瑞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党政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修习现代多种利益群体和多种传播渠道背景下的执政艺术,切实改进执政能力,学会在舆论监督中执政,在“杂音”中执政。

李大同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事件也是好事。

他 说:“为什么新闻界的同志们反映这么强烈呢?也是因为新闻同仁的职业意识已经彻底地觉醒。任何官员,不要说你这个省长,就是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也没有权利这样做。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冲突以后还会有的,社会也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断的碰撞当中缓慢地前进。这是一个好事。”

*中国媒体‘两会’报道表现不俗*

作为资深媒体人,李大同认为,中国媒体这次对“两会”的报道可圈可点,表现不俗。最突出的是,媒体对代表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说:“我注意到有些媒体甚至向代表发问,‘反对键是在表决器的哪一边?’有名的演员和主持人倪萍说她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是因为她爱国。这样的言论,引起了新闻界、媒体的一致的批评。”

李大同说,对于那些在“两会”上敢于说真话的代表和委员,新闻界做出了及时报道和积极反应。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