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44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中国的今天就是美国的昨天?学者称美国也曾窃取科技


中国上海举行的国际进出口博览会(2018年11月5日资料照片)
中国上海举行的国际进出口博览会(2018年11月5日资料照片)

一些国际问题学者说,美国在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的历史上也靠外国人才窃取别国技术。但也有人指出,与中国政府主导的人才招募行动不同的是,美国自由开放的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人才的主动加入。

美联社:中国窃取技术的做法与美国历史上如出一辙

美联社经济问题作家保罗·怀斯曼(Paul Wiseman)在一篇3月28日发表的文章中说,18和19世纪的美国是世界上最热衷于窃取别国先进技术的国家,美国指责中国从事的那种非法行为曾在两个世纪前帮助美国超过欧洲竞争对手,成为工业巨人。

怀斯曼说,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91年曾公开呼吁,美国“需要买下欧洲所有为人所知的各种机械”。

布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教授彼得·安德烈亚斯(Peter Andreas)对美联社说:“我们今天对中国专递的信息是,照我说的做,不要照我做的做。”

他说:“实际情况是,美国曾经是窃取知识产权的世界温床。”

不过,美国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历史学教授多伦·本—阿塔尔(Doron Ben-Atar)对美联社说,美国国会没有批准汉密尔顿咄咄逼人的工业发展主张。

历史学者:经济间谍促进了美国纺织业

美联社的这篇文章说,经济间谍活动帮助美国在19世纪实现了纺织业的起飞。

被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誉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的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是英国人,由于看到了美国的发展机遇,不顾英国的禁令,在1789年将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到美国;美国人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尔(Francis Cabot Lowell)1810至1812年间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兰,参观纺织厂,回国后凭记忆将他所学到的英国动力织布机技术运用在麻萨诸塞州的纺织业。

美国《外交政策》2012年12月发表的一篇题为《我们也曾是剽窃者》(We Were Pirates, Too)的文章说,今天的中国就如19世纪的美国那样意志坚决,要与竞争对手取得经济上的平等地位,将窃取他们能窃取到的所有技术。

文章作者查尔斯·R·莫里斯(Charles R. Morris)说,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现代信息记录的水平让窃取行为获得的回报比以往多得多。

这篇被中国评论人士广泛引用的文章甚至说,在国与国的“伟大竞争”中,没有人会谈论道德;如果美国人当时发明了能看到英国工厂的神奇望远镜,美国人也会使用。

美中人才争夺战,中国劣势不容忽视

哈佛大学肯尼迪商学院教授威廉·R·克尔(William R. Kerr)对美国之音说,美中两国当今在科技领域的人才争夺是一场“战争”。但他强调,虽然中国实力愈发强大,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也在提高,但中国的全球征才能力有很多局限。

哈佛大学肯尼迪商学院教授克尔 (2019年3月28日) (美国之音许宁摄影)
哈佛大学肯尼迪商学院教授克尔 (2019年3月28日) (美国之音许宁摄影)

克尔说:“有一种预设是,中国必然将把美国甩在历史的尘埃里,或者说中国拥有一些美国无法与之竞争的特质。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中国在很多方面仍然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国家,是一个难以深入、难以生活和工作的国家。” 克尔对美国之音说:“美国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地方,提供了很多机遇。目前无论北京、上海还是其他地方都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多样化和舒适度……它们有可能做到,但这需要时间,而且要深入确立这样的条件远不是靠一家大公司就能做到的。”

历史学教授本—阿塔尔说,历史上的美国不需要政府的帮助——“美国当时享有、现在也拥有中国所不具备的优势:外国人才愿意来美国生活,同时带来知识和才干。”

“世界上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仍然不会去中国。他们会去硅谷、去波士顿的128号公路沿线(注:波士顿地区的科技企业聚集区)、去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Research Triangle)” 本—阿塔尔说:“一个专注于镇压的社会能否成为创新的圣地,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