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9月26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落下帷幕。辩论期间台湾11个邦交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发言中呼吁台湾参与联合国。重量级法学专家孔杰荣告诉美国之音,联大2758号决议并未决定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应被以主权政府接纳加入联合国。
周四(9月21日)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言指出,“中国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同时强硬表示,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强大能力。
拜登总统在联大简明扼要谈论中国的同时,为美中两国领导人11月借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会晤的准备工作在幕后悄悄进行。美中关系专家认为,拜登联大讲话中大篇幅谈论多边主义,实际上是针对习近平近年来提出一系列全球倡议和一带一路计划的做出的反应,“是两种多边主义的竞争”。
台湾2024年总统大选国民党参选人、新北市长侯友宜,周五(9月15日)在纽约表示,他参选“最主要是要捍卫中华民国,保护台澎金马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强调其与执政的民进党“去中国化”路线的不同。
周五(9月15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指责中国“兜售有关美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承诺的虚假叙述”,“挑拨发展中国家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周二,(9/12)美国众议院与中共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麦克·加拉格尔(Rep. Mike Gallagher, R-WI)和该委员会的共和党籍成员辛森(Rep. Ashley Hison, R-IA),参观了位于纽约的《六四纪念馆》。他表示,美国对中共的一厢情愿实际上在那场大屠杀后就应该结束。他认为,如果美国政府不吸取六四的教训,像香港失去自由那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面对中国经济衰退、国际外交环境恶化的局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并不急于寻找有效应对方案,相反却试图用毛时代的政治洗脑方式巩固权力、增强信心、稳住阵脚。
中国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是否会导致“硬着陆”,从而拖累与之关系紧密的美国经济?尽管专家们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持不同估计,但都认为,中国经济要摆脱目前困境很难,更别说恢复强劲增长了。专家认为,由于美中间经济以半脱钩状态运作已行之有年,除了美国对中国出口会受影响,在金融方面由于双方并不挂钩,从而不会对美国造成实质性影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出席金砖国峰会,对非洲国家的外交努力远不如五年前。专家说,中国经济大幅下滑将难以提振中非贸易,习近平试图利用非洲国家提升中国抗衡美国的战略地位,则陷不愿选边的非洲国家于两难境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完成了一项有望突破制造更强大芯片极限的尖端技术。领衔这项技术创新的是一位在该校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
202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望创下自他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来出访国家最少、出访时间最短的记录。
中国一些企业正在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加州测试他们的自动车。然而,美国政策制定者对这些中国车辆构成的潜在国家安全风险表示担忧。
一位前白俄罗斯外交官告诉美国之音,中国前外长秦刚快速升迁的秘密可能与其任礼宾司司长期间有机会近距离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示其忠诚与能力有关。
7月25日星期二,北京终于正式宣布秦刚被免去外交部长,并重新任命年近70岁的王毅接替,让有关秦刚神秘失踪的传言在整整一个月后暂时有了下落。专家认为,此事证明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令人尴尬的判断失误”,及其“凭直觉”对中国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决策的不可靠性。
由于各自国内政治的原因,中美两国都有人才外流的忧虑,尽管程度或性质可能有所不同,但根据媒体报道、民调和研究报告,这种状况似有成为趋势的可能。
中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国通胀明显趋缓,两者之间有何关系?有媒体和专家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对原材料需求的下降,这正可降低美国高企的物价,有助于压下通胀;但也有专家指出,由于美中经济背后地缘政治博弈的实质,即使原材料价格下降,美国消费者恐难感受到通胀的消失。
7月13日是中国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周四(7月13日),位于纽约的《六四纪念馆》举行了刘晓波追思会,放映了纪念刘晓波的记录片,他的前好友介绍了他对推动中国民主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在中央公园刘晓波长椅前举行烛光纪念活动。
前八九天安门学生领袖、纽约移民律师李进进被杀案经过一年多对被告张晓宁的精神鉴定结束后,今天进入被告选择认罪以结束此案,或不认罪准备庭审的新阶段。
中国生产的一次性多种口味电子烟充斥美国市场,吸引广大美国未成年人,使吸电子烟比率激增,引起公共卫生界担忧。有媒体批评美国监管机构未对此加以限制,有失责之嫌;而电子烟产地中国虽在国内严格禁止,却允许大量出口。有电子烟业者告诉美国之音,经营电子烟门槛低利润丰厚,好过一般打工。
一份由美国前情报机构负责人和前军方将领牵头的独立工作组的研究报告指出,台湾海峡重新成为主要地缘政治热点,可能使美中两个核大国和最大经济体陷入直接军事对抗。而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打破地区军力平衡,美国为确保台湾安全必须努力在军事、经济和安全方面加强对中国的威慑。但该研究报告在如何加强对中国威慑的关键问题,即美国应该继续奉行战略模糊还是改为战略清晰的问题上仍无法达成一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