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记者
所罗门群岛这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弹丸小国为何一夜之间成为美中竞争的“新战场”?美国之音采访了前美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艾伯特-格雷(Catherine Ebert-Gray)。她表示,所罗门群岛地处全球战略要冲,传统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保持着坚实的安全合作关系。美国应该加大对该地区的支持,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以对抗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国家当中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上个月,一份中国与所罗门群岛之间秘密拟定的安全合作协议草案在网上被曝光,立即引发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警觉和担忧。澳大利亚已派遣高级官员前往该国,要求所国放弃该协议。美国负责印太事务的最高级别官员预计也将在月内前往所罗门群岛。随着美中竞争加剧,北京正四处活动,伺机“挖角”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采取的很多行动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美国与盟友的关系更加紧密。
据《金融时报》报道,白宫负责印太事务的最高级别官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将在本月出访所罗门群岛。这一罕见的高级别访问凸显华盛顿对这个太平洋小国与中国签署一份安全协议的警惕和担忧。上个月,一份所罗门群岛与中国的安全协议草案被泄露到网上,其真实性后来得到所方证实。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俄军不仅没有完成任何既定目标,反而伤亡损失惨重。俄军糟糕的战绩让一些军事观察人士判断,美国可能过高地估计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与此同时,也有分析人士提出疑问,即美国是否也高估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因为真正的军力,不能只看武器,也要看解放军的军纪士气和训练指挥水平。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3月24日晚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对印度进行了一次未事先宣布的短暂“工作访问”。此次访问正值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满一个月,印度作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却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谴责俄罗斯。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明显是希望借乌克兰危机印度面临西方压力之际拉拢新德里,使其疏远与西方的关系。
俄罗斯总统普京寻求参加今年晚些时候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北京表示,G20其他成员无权开除俄罗斯的成员资格。在俄罗斯上月对乌克兰发动入侵战争后,美国和欧洲国家正考虑将俄罗斯踢出G20。
继美国总统拜登上周五(3月18日)直接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警告后,欧盟本周也警告,如果北京试图缓冲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或向莫斯科提供军事支援,将面临严重后果。但军事专家表示,尽管中国不大可能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武器,北京仍有可能提供其他形式的军事援助,协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 3月16日正式宣布,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从接近于零的水平提升0.25个百分点,以缓解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胀率。这是美国央行自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标志着美国向取消新冠疫情大流行后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迈出了重要一步。但经济学家认为,考虑到今年美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此次加息步伐并不大,属于试探性质,不会对降低通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俄罗斯悍然入侵乌克兰正深度影响全球军事格局。西方各国纷纷打算或正在大幅提高国防预算,其中德国更是彻底扭转了几十年来在军事上的态度,追加1000亿欧元的国防预算。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危机必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军备竞赛,但整体军力平衡不大可能由此被打破。
美国总统拜登3月1日发表了他就职以来的首份国情咨文演说。受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影响,演说的外交政策部分主要聚焦在乌克兰危机以及美国团结一致对抗俄罗斯的挑战上。相比之下,自特朗普政府以来一直被美国上下视为头号对手的中国只被提到两次。拜登也没有谈到美国的印太战略。但分析人士指出,这并不意味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但美国有必要为同时应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对手的挑战做好准备。
继乌克兰政总统泽连斯基吁外国志愿者加入“国际乌克兰领土防御军团”抵抗俄罗斯入侵之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星期一又征召国际黑客加入IT军团,对俄罗斯银行、企业和政府机构发动网络攻击,以对抗俄罗斯在网络空间的“数字入侵”。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3月1日发表他就职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说。此次国情咨文演说正值乌克兰战事爆发,全球紧张之际。在美国国内,拜登总统本人支持率低迷,其执政团队面临内政、外交、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今年又恰逢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分析人士预计,拜登总统的演说将聚焦在经济、抗击疫情和应对中国与俄罗斯的挑战等领域。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入侵后,各界关注西方世界在接连宣布的制裁措施中,为何没有包括将俄罗斯踢出被称为“金融核武”的全球银行间支付系统SWIFT。法国财政部长星期五(2月25日)表示,欧盟在分析启用这项制裁的作用及后果。也有分析人士称,SWIFT虽能给俄罗斯银行带来沉重打击,但也可能导致俄罗斯联手其他国家成立自己的支付系统。
白宫2月11日公布了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报告。报告明确指出,美国的印太战略在相当程度上是应对来自中国日益增长的挑战。美国官员表示,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而是要重塑中国周围的战略环境,在即将推出的印太经济框架中也无意与中国打交道。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特点是强调与盟友的合作,并且在经贸领域与中国实现部分脱钩。
一份由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和斯坦福大学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民众、特别是精英阶层对当局政策其实持有不同看法,并不总是支持中国政府的选择。报告认为,新发现有助于加强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国内那些有着自由主义思想的“沉默大多数”应该是美国联合的对象。
根据美国商务部星期二(2月8日)公布的2021年12月美中贸易数据,中国距离兑现2020年与特朗普政府签署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目标相差甚远,仅完成了协议采购目标的57%,甚至不及美中贸易战前中国从美国采购商品的水平。有贸易专家分析指出,这意味中国完全没有履行协议中规定的增购价值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和服务的承诺。
2019年,当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基本上切断了芯片的供应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认识到,中国必须在这个关键的领域减少对外国的依赖。他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要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给自足”。自那以后,中国掀起了一轮为掌握芯片自主权的大规模总动员。近两年过去了,中国发现要想爬到高端芯片制造价值链的上游,他们仍然离不开西方顶尖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和支持,别无选择。
在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美国著名投资家、亿万富豪乔治·索罗斯星期一(1月31日)说,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2022年面临新冠疫情、房地产市场引发的经济危机、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以及党内权力斗争等几重严峻挑战,这可能会导致他无法如愿在今年秋季获得他的第三个任期。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索罗斯的预言有可能是一厢情愿,美国领导的西方自由民主国家应该做好同中国长期竞争的准备。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星期四(1月28日)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罕见地警告说,如果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怂恿”下继续走正式独立的路,美中这两个大国将会卷入一场“军事冲突”。
在2022北京冬奥会进入最后倒计时之际,北京向华盛顿掀起了一轮激烈的外交攻势。这凸显在美国发起的外交抵制下,被蒙上“种族灭绝”阴影的北京冬奥正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窘境,也让正谋求第三个任期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脸上黯然失色。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