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派初选47人案还柙超过两年的社运人士邹家成,最近在社交媒体表示,被惩教署禁止收取《教养》一书,因书中收录名画《维纳斯的诞生》被指“裸露”,他正考虑循司法覆核寻求文化公义。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陈朗升去年9月采访期间,被指拒绝向一名上前截查他的便装女警员出示身分证,被警方拘捕及控告他“阻差办公罪”。陈朗升否认控罪,经审讯后星期一被法官裁定罪名成立,判监禁5日。辩方申请保释等候上诉获法庭批准。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年大幅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后,首次“爱国者治港”的区议会选举将于12月举行。民主党星期三晚召开中委会,决定推荐8人参与今届区议会选举。党主席罗健熙表示,希望在体制内为香港人发声,他坦言今次的决定不会得到所有支持者认同,难以评估胜算及投票率。
香港过去两星期接连受台风及世纪暴雨侵袭,多区严重水浸及山泥倾泻善后工作还未完成,港府仍然在星期四晚举行“香港夜缤纷”启动礼,宣布推出博物馆夜游、周末海滨文创活动以及商场直播体育赛事等31项活动,以推动“夜经济”。
香港大学学生会评议会前年7月通过“感激”七一刺警案疑犯梁健辉“为港牺牲”的议案,4名出席会议的前学生会领袖,首次被控国安法下“宣扬恐怖主义罪”,星期一在区域法院正式开审。 4人承认“煽惑他人有意图而伤人”的交替控罪,国安罪获撤控,法官押后星期四求情。
香港特首李家超将于10月底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最大反对派政党民主党星期三召开记者会,发表施政报告建议书,呼吁政府在推动融入大湾区发展之余,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否则香港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都必然大减。
香港上星期四晚开始受极端大暴雨侵袭,天文台破纪录连续超过16小时发出黑色暴雨警告讯号,多区发生严重水浸及山泥倾泻。多家传媒上星期六揭露港岛豪宅红山半岛出现大规模山泥倾泻,有独立屋地基外露及悬空,情况相当危险,并揭发涉事的独立屋怀疑有僭建或霸占官地。
香港星期四深夜开始受到极端大暴雨侵袭,天文台当晚1小时内录得超过158毫米的雨量,是自1884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香港多区出现严重水浸,多条市区马路变成河流、黄大仙地铁站及附近商场被洪水淹没;加上星期五凌晨深圳水库排洪,新界北部大片农地变成水塘。港府官员事隔15小时才召开跨部门记者会回应暴雨灾情,形容这次暴雨是“500年一遇”,超出渠务系统排水上限。有评论员批评港府官员灾难应变处理不及时,这次暴雨成灾反映爱国者治港的管治失败。
香港三年制高中课程核心科目之一的“通识科”,被香港前特首林郑月娥等建制派人士及中国官方传媒批评为“教坏年轻人”,导致大批学生参与2019年反修例运动。香港教育局2021年4月公布,高中通识科改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中学通识科在上学年结束后消失于香港教育界,末代通识科学生今年9月新学年成为大专院校新生。
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最新民调显示,香港市民对前途的信心净值只有4%,较半年前大幅下跌23个百分点,回到去年初特首李家超上任前的水准。其中18至39岁的年青人接近7成对香港前途没有信心,以职业区分,65%的行政及专业人员对香港前途没有信心。
日本福岛核电站上星期四开始排放核废水,香港政府同一日开始禁止东京、福岛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有经营日本刺身批发及餐厅的负责人表示,禁令对生意暂时没有太大影响,不过,他担心疫情后更多香港人直接到日本消费,加上海产禁令长远对香港日本餐厅的生意影响更大。
经过3年新冠疫情“封关防疫”,香港今年初全面与中国大陆通关,但经济表现仍持续疲弱,第二季经济增长只有1.5%远逊预期,进出口数字连续下跌超过一年,旅客增长亦“不似预期”,甚至出现港人北上中国大陆消费多于陆客南下,港人与陆客的消费模式在疫情后都有所改变。
47名香港民主派人士因参与2020年立法会初选,前年被控国安法下“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其中16名不认罪被告今年2月初正式开审,经过接近7个月的审讯,辩方星期一完成作供,法官暂时决定押后3个月至11月底再开庭,处理控辩双方结案陈词,预料需时2至3星期。
香港民意研究所上星期四公布最新民情指数及多项社会指标,结果显示7项非核心社会指标包括文明、廉洁、效率、治安等全部下跌,10项自由次指标亦全部下跌,并创一年以来的新低纪录,其中学术研究、罢工、言论、结社、出版、新闻及游行示威7项自由指标,录得显著跌幅。
香港民研行政总裁钟庭耀星期四(8月24日)公布,首项收费查册的民调是“香港人身份认同感”,第一个月提供半价优惠,每题收费超过640美元,整个调查16条问题收费超过1万美元。
首宗针对《港区国安法》刑期分级制的终审上诉星期二裁决。一名现年26岁的大学生去年承认国安法下“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受国安法最低刑期限制被判监5年,不能获得认罪扣减3分1刑期的待遇。被告不服刑期上诉至终审法院,5名法官一致驳回被告申请,表明国安法为刑期订立的上下限“具强制性”,法庭必须在“订明框架内行使其量刑酌情权”,被告维持原判继续服刑。有大律师分析,判决对刑期较轻的被告不公平,可能减低认罪的诱因。
香港国安法实施超过3年,传媒生态再次出现危机。有免费报章宣布停止印刷版,并裁员超过20人;《东方日报》亦宣布多年来以尖锐文笔讽刺时政的专栏《功夫茶》上星期二起暂停。有学者分析认为,过去两三年间香港新闻自由的国际排名急速下跌,很多较具批判性、表达形式较辛辣的新闻节目、专栏及漫画相继消失,担心传媒监察减少可能会衍生贪污等社会问题。香港记者协会表示,情况反映香港不论是商业和新闻自由的环境,均对营运传媒做成莫大困难,不利传媒生存。
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与《苹果日报》3间公司,被控《港区国安法》下“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名,原定去年12月1日正式开审,特首李家超就黎智英能否在本案聘请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抗辩,提请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国安法,令案件押后到今年9月25日开审,星期一在高等法院进行审前覆核。
香港国安法实施超过3年,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国际智库对一国两制的评价持续下跌,其中“政治多元”、“个人权利”及“民主发展”出现较大跌幅。负责调查的智库表示,一国两制的国际评价持续下跌,主要是因为西方担心中国掘起会带来挑战,对中国的态度由合作转向对抗,西方舆论对香港差不多都是负面。有学者分析,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的国际形象一直下跌,调查反映国际社会忧虑香港的法治、言论自由及民主发展一直倒退,可能影响香港的国际地位。
香港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9名民主派人士,因2019年反送中运动8-18流水式集会,前年被法庭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名成立,被判监禁8至18个月,当中李柱铭、吴霭仪及何俊仁被判缓刑,他们连同案中4名被告,就定罪及判刑提出上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