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日,也是《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两周年,以往的7-1除了官方庆祝活动,也有民主派发起7-1大游行,表达争取民主自由以及改善民生等不同的社会诉求。今年在国安法以及防疫限聚令下,连续第3年没有7-1大游行,加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港,警方实施异常严密的保安布防,有民主派人士7-1前被国安警察上门搜屋,要求他们当日不要上街示威。
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日,也是《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两周年,香港出现禁书、禁报潮,有传媒发现中学图书馆最少下架200本”敏感书”,而《苹果日报》停刊一周年后,香港图书馆的电子剪报,全数删除《苹果日报》的报道,在官方角度有如”禁报”。有新开张的独立书店设每月专题,让读者回顾社运及香港大事,包括7月份的主权移交25周年,6月的六四33周年、《苹果日报》停刊一周年等,希望在国安法禁书、禁报潮的社会氛围下继续发光。
距离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日还有倒数两天的时间,警方星期二宣布正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到香港出席活动为前设,作出前所未有的严密保安部署,包括封闭举行新政府官员宣誓,以及回归庆典的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半岛,并设立临时限飞区。
今年是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也是一国两制、50年不变走到一半。有香港摄影师最近举办摄影展,展出多幅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交接前后的历史照片,把这个重要的政权过度交替历史时刻、改朝换代的社会风貎,用影像纪录。有参观摄影展的年轻市民表示,看到有关英女皇以及曾灶财街头墨宝等历史照片,认为是香港的文化遗产,希望保留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特色。
成立超过50年的香港记者协会星期六举行周年会员大会,通过新一届执委会名单。成功连任的主席陈朗升表示,会上通过修订会章降低解散门槛,由六分之五会员同意减至超过一半同意就可解散记协。陈朗升坦言,会员因应过去一年在传媒界发生的事情,对记协的情况是有担心,不过,新一届执委对解散记协暂时未有看法,亦未有会员倾向解散。有新当选的学生执委表示,记协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大,但他完全没有解散的念头,毕业后希望做记者,不想做其中一个放弃的人。
在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及新政府主要官员就职前夕,有团体忧虑候任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上任后会否进一步贬抑学校使用广东话教学。蔡若莲过往主力推动用普通话教中文,并在教育局网站撰文称 “广东话(不是法定语言)的中国方言”。另外,李家超新政府首次有不懂广东话的大陆来港 “新香港人”孙东,出任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团体担心孙东难以推动有广东话特色的香港本地科研发展。
今年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二公布”市民身份认同民情总结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香港人”身分认同感的评分最高有7.77分,但亦是5年来的新低纪录,对”中国人”认同感评分为6.52分则是3年半以来新高。有学者忧虑国安法实施后,市民回答有关身份认同的敏感议题会有恐惧,未必讲真心说话,加上近两年的移民潮,估计数以万计30岁以上港人移民外地,对民调结果可能有影响。
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及新政府主要官员将于下星期五就职,中国国务院星期日根据李家超提名,公布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任命,连同警队出身的李家超,6名正副司长及15名局长,4人是“武官”出身,并因为推动香港国安法扮演关键角色,正受到美国制裁。有学者分析,北京任命多名“武官”出身的主要官员,反映北京已经不考虑香港的国际地位及国际关系,估计未来将会从严治港。
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3周年,据网媒统计共有814人被控暴动罪,其中超过10%案发时未成年。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54%受访者认为政府制定政策时不重视年轻人意见,42%受访者认为香港年轻人发展空间小。有学者分析,当局在反修例运动后只重视中国国家安全,甚至政府提出的反修例运动政策研究计划,都以国家安全为由不发布研究报告内容,批评当局拒绝与年轻人沟通,预料新政府改组后的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由亲北京的立法会议员担任局长,情况将会更差。
今年六四事件33周年,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二公布“六四事件民情总结”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受访者支持平反六四,创20年来的新低纪录,另有30%不支持平反六四,支持率净值为正10个百分点,而受访者回应“唔知、难讲”的比率亦创新高纪录。
《港区国安法》实施接近两年,香港新一波移民潮持续,星期天(6月12日)闭幕的第3届国际移民博览,据主办单位统计有超过47,000人次入场参观,较上届一年前的入场人数上升超过40%,有参展商估计港人移民潮将会持续增加。
今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日,也是香港实施一国两制25周年,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二开始启动“一国两制25周年中期民情总结”调查,首先公布特首林郑月娥及问责官员最新民望,结果显示林郑月娥的最新评分为36分,民望净值为负60个百分点,成为历任民望最低的特首。
今年六四事件33周年,也是举办维园烛光集会的香港支联会解散后首个六四纪念日,当局今年连续第二年封锁维园,警方并扩大围封范围至铜锣湾一带。在当局严密戒备下,维园烛光如海悼念六四的场面再次消失,但仍有大批市民自发到维园一带举起电筒或手机灯光悼念六四死难者,表达香港人不会忘记。有市民表示,国安法实施后港人仅有表达空间几乎消失,更要在六四纪念日站出来对抗荒谬现像,将六四记忆薪火相传。
去年9月底香港支联会解散后,多间大学校园内有关六四事件的象征陆续被移除,包括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入口的民主女神像。有中大学生在六四前夕发起“寻找民女”活动,以3D打印多个10CM迷李“民女”模型,参考“城市动向”方式,透过社交网站公布放置“民女”地点的线索,让参与者将迷李“民女”带回家,传承对“民女”的回忆。不过,活动进行到第3日,已发现有迷李“民女”被破坏,活动提早结束。有参与者怀疑活动被校方阻挠,慨叹学校连10CM模型都容不下感到失落。
香港警方星期四六四事件33周年之前两天会见传媒,呼吁市民不要参与任何未经批准集结,即使是一个人自发到维园悼念,如果有其他人在同样的时间和地方,做同样事情,亦有可能触犯未经批准集结,警方将会果断执法。
今年六四事件33周年,也是香港支联会解散后首个六四纪念日,在香港悼念六四变得相当低调,没有任何民主派人士或团体,公开申请在六四晚举办悼念活动。有以往30多年都举办“六四祈祷会”的教会,今年的祈祷会改以“为国民求平安”为主题,为五四运动、六四事件等祈祷,希望弥补撕裂、医治创伤。
已经解散并且被香港当局剔除公司注册的支联会,以及3名前正副主席李卓人、何俊仁、邹幸彤,去年9月被控国安法“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星期二再提讯以交付高等法院审讯。
香港警方国安处人员5月中先后拘捕去年已停运的”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托人,包括首次被捕、年届90岁的陈日君枢机以及大律师吴霭仪等人,指控他们涉嫌干犯国安法“勾结外国势力罪”。
今年5月初的香港特首选举,港人移民潮成为焦点之一,有去年移民英国的港人牧师夫妇表示,李家超当选特首,加上陈日君枢机及学者许宝强等,已停运的612人道基金信托人,最近被警方国安处人员拘捕,触发更多香港人加快移民英国。
每年7月由香港官方机构贸易发展局举办的香港书展,是年度最大型的书展。过去两度参与书展的香港出版商山道文化,近日突然被取消参展资格。山道文化创办人之一杨子俊表示,估计今次事件可能国安法下的政治审查有关,加上他个人因参与2019年反修例运动,4月份再被警方拘捕,控以两项参与非法集结罪,上庭答辩的日期正值书展展期,可能也成为官方考虑因素。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