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外香港人组织建立数据库,列出与香港抗争运动相关的政治犯的数字,情况令他们震惊,并呼吁美国政府及联合国作出行动。
香港警方国安处人员5月中先后拘捕去年已停运的”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托人,包括首次被捕、年届90岁的陈日君枢机以及大律师吴霭仪等人,指控他们涉嫌干犯国安法“勾结外国势力罪”。
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枢机主教陈日君、前立法会议员、大律师吴霭仪、正在狱中服刑的前立法委员何秀兰、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学系前客座副教授许宝强、该基金秘书施城威和知名歌手何韵诗,周二上午在法庭上表示否认有关控罪。法官宣布案件押后至9月19日审理。
接近10万香港人已经搬到英国,展开新生活,但有调查发现,不少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但英国未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员警告,若果不好好处理,长远或者变成未来几十年的心理健康危机。
今年5月初的香港特首选举,港人移民潮成为焦点之一,有去年移民英国的港人牧师夫妇表示,李家超当选特首,加上陈日君枢机及学者许宝强等,已停运的612人道基金信托人,最近被警方国安处人员拘捕,触发更多香港人加快移民英国。
每年7月由香港官方机构贸易发展局举办的香港书展,是年度最大型的书展。过去两度参与书展的香港出版商山道文化,近日突然被取消参展资格。山道文化创办人之一杨子俊表示,估计今次事件可能国安法下的政治审查有关,加上他个人因参与2019年反修例运动,4月份再被警方拘捕,控以两项参与非法集结罪,上庭答辩的日期正值书展展期,可能也成为官方考虑因素。
受中国经济增长锐减及政策监管对香港作为新股上市渠道的负面影响,香港初始股上市发行量今年暴跌90%,降至九年来的最低点。
针对香港警方拘捕天主教枢机主教陈日君等四位民主派人士,多个台湾公民团体周四(5月12日)召开记者会,痛批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已经掀开“黑警治港”的序幕。他们说,香港已成一个大监狱,而李家超上任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香港不再享有自由和民主。
香港警方国安处人员近日先后拘捕去年已停运的“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托人,包括首次被捕、年届90岁的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学者许宝强;大律师吴霭仪、歌手何韵诗以及正在监狱服刑的前立法会议员何秀兰,分别于星期三和星期四先后被捕。
在香港警方星期三(5月11日)以国家安全罪名逮捕一名著名的天主教红衣主教和其他民主活动人士后,美国与梵蒂冈都对此表示关注。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也发表声明,敦促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安排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香港任意拘留民主倡导者等问题进行紧急讨论。这些被拘捕的人现已获准保释。
澳大利亚将于本月21日举行大选,新当选总理能否坚持沿用现届政府强硬对华政策,受到部份来自香港的选民热烈关注。一个以推动关注香港议题的当地港人组织指出,在对华关系议题上,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绝不能含糊其辞;新一届政府更应堵塞漏洞,防止侵犯人权的一般香港公务员移民到当地。
已经解散的“612人道支援基金”4名信托人在星期三傍晚被香港警方国安处拘捕,他们被当局扣留了大约6小时后已经获准保释离开警署。
英国地方选举有多达两万人参选,过去两年从香港搬到英国的数万人有资格投票,其中一个关注点是候选人与中国统战活动的关系。有香港政治难民制作名单列出怀疑有亲共产党背景人士,香港前议员罗冠聪则质疑一名伯明翰议员的政治活动,对方否认与统战活动有关。
香港一家法院的法官周三(5月11日)对已经解散的香港民主派组织香港支联会的五名负责人没有如期向警方提交相关资料案及一人认罪做出裁决。此外,香港一位大学教授许宝强在周二在离境时被香港国安警拦截拘捕。
据香港多家传媒星期三傍晚报导,香港警方国安处星期三拘捕了至少四名“612人道支援基金”的信托人,当中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前岭南大学学者许宝强、法律界前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及歌手何韵诗。他们4人被指“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
香港爆发反送中抗议后,中共于2020年7月通过国安法,强力镇压争取民主的抗争者,使得许多担心香港环境恶化或恐遭迫害的港人爆发移民潮,其中,不少香港年轻人(港青)选择赴海外留学,而一海之隔的台湾便是热门的地点之一。原在香港从事生死教育的陈伟霖也随着他所服务的港青,飘洋过海移居台湾。近期在台北创立“例牌协一协会”的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希望以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活在当下”的生死观,来协助港台青年面对人生困境。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5年任期即将届满,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她的民望评分微升至34.7分,但是支持率净值仍处于负64个百分点的低位,有27%受访者给予零分。
香港新特首李家超周日以超过99%的得票率当选后,香港不断恶化的民主状况再次引来西方中国观察人士和活动人士的担忧和批评。
香港“一人模式”选特首,唯一候选人李家超得票率99.2%,成为首位“武官”出身的特首。有投票的1,428名选委,当中1,416人投支持票、8人投不支持票、4张无效票。
七大工业国集团(G7)外交部长星期一(5月9日)就香港特首选举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对香港特首选择程序以及香港政治多元化和基本自由持续遭受的攻击表达严重关切。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5月9日与特首当选人李家超会面。林郑月娥表示将全面配合,确保两届政府顺利交接。外界预料,随着警官出身的李家超成为特首,行政长官的主导权会进一步遭削弱,未来港府的施政恐怕会继续由北京主导。
香港星期天(2022年5月8日)举行不到1500人投票的行政长官选举。作为唯一一名候选人,前警务和保安头目李家超以超过99%的高得票率“当选”香港新一届特首。
香港特首参选人李家超周日(5月8日)以1416票、超过99%的高得票率当选香港新一届特首,将于7月1日走马上任。多位分析人士分析,未来五年内,他将是香港史上对北京最唯命是从的特首。而北京赋予出身警界、但缺乏行政和财经背景的李家超最主要的任务﹐将包括推动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厉行港版国安法和大力推行港人的爱国教育等施政,以强化北京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
香港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预计将在周日获得一个由亲北京人士组成的委员会的支持,出任新一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与此同时,目前这个金融中心正试图在经历了几年的政治动荡后重新崛起。
新一届香港特首选举星期天(5月8日)投票,唯一候选人李家超星期五举行了闭门造势大会,只有受邀请的人士及传媒可以入场。同时,李家超的中英文竞选口号,引起文法及翻译错误的争议。有学者批评,今届特首选举以 “中国式的假选举”去鱼目混珠,就算李家超一人参选下以超高票当选特首,只会令香港人觉得这次新选制下的特首选举 “假到令人厌恶”。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