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联生活周刊》杂志最近刊登长篇报导称,在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毒品和艾滋病导致2.5万儿童生活失去依靠,比例达到彝族人口的2%。
文章指出,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473万人口中几乎一半是彝族人。该地区贫困落后,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达不到小学毕业。当地有种植鸦片的传统,直到中共建政之前,当地彝族人一直把种植和贩卖鸦片当作主要经济来源。
报导称,自90年代末,毒品在当地回潮,而且几乎是从青壮年就开始沾染毒品。毒品泛滥导致犯罪率和患艾滋病比例上升,甚至女性犯罪比例也大幅上升。彝族松散的家庭结构造成大批儿童在失去父母后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有的儿童即使父母仍然健在,但也因为失去联系而无人照顾。
一位曾经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的凉山彝族人教授表示,虽然政府给凉山彝族人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和补贴,但这些对改变凉山彝族人贫困和毒品、艾滋病蔓延的情况作用有限。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5/29 【时事大家谈】国泰事件继续发酵 再掀“辱华”风波?中国疫情又起 政府为何保持沉默?嘉宾:香港荣休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法律学者、独立时评人虞平;主持人: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