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57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环境专家:中国需兑现减排承诺


美国总统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约翰·克里在天津出席与中国外长王毅的视讯会议。(2021年9月1日)
美国总统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约翰·克里在天津出席与中国外长王毅的视讯会议。(2021年9月1日)

中国面临与环境有关的众多挑战,从保护国内的空气和水源,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在全球气候峰会即将召开之际,环境专家督促中国切实落实就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承诺。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共同主席、民主党籍众议员麦戈文(James P. McGovern)周二表示,中国政府对社会愈加严厉的控制阻碍了其在环境问题上取得进展,透明性的缺乏也阻碍了北京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麦戈文在CECC组织的针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听证会上说:“中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影响到了环境部门,缺乏透明度和执法不公都是障碍。环境研究者和倡导者受到压制和拘留。”

中国在2006年成为全球最大污染国,每年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国际社会广泛呼吁,中国应该加快减少国内煤炭的使用,并停止为海外的煤电项目提供资金。

面对国内外要求减少排放和缓解全球变暖的压力,中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去年称,中国的碳排放将在2030年前达到顶峰,并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美国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政治学系副教授蒂茨(Jessica Teets)在听证会上表示,中国长期存在政策执行差距,地方官员只专注于经济增长,不愿意执行环境法规,因此这次习近平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执行模式。

蒂茨说:“习近平通过利用更多的中央政府权力来执行法规,缩小了这种差距,这是一个更加自上而下的模式。。。然而这种进步是以牺牲公民参与和地方政策实验为代价的。”

蒂茨接着说,中国的气候行动计划缺乏细节,本应该发挥更加积极作用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仍然受到限制,组织和公民缺乏对政府环境政策监督和反馈的渠道。

她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限的空间,所以只有最大的非政府组织才能让法院审理某些案件,而这些诉讼是昂贵和耗时的。”

作为气候政策的一部分和出于抢占新能源市场的野心,中国正在大力推广太阳能的使用,但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供应链使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强迫劳动。

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生活了19年的供应链分析师艾力玛(Nyrola Elimä)周二在听证会上表示:“全球太阳能产业是有限的,但可用的太阳能主要材料都沾染了强迫劳动。”

艾力玛在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95%的太阳能组件依赖于太阳能级别的多晶硅这一个主组件材料,这一材料的制造商45%在新疆地区,他们大多数都涉及强迫劳动。

气候大会

今年11月,全球近200个《巴黎协定》签约国将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就减排等问题举行新一轮谈判。外界担心,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可能在谈判中打擦边球。

气候峰会主席、英国人夏尔马(Alok Sharma)上周督促中国公布围绕气候问题的详细政策,并直言中国对于峰会能否取得成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夏尔马指出,他在本月初访问中国期间进行了“建设性的、非常坦率的讨论”,但他说习近平尚未确认能否出席这次峰会。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六年前达成《巴黎协定》,要求到本世纪末将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气候专家称,除非以中国为主的大国采取紧急行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否则这一目标将很难实现。

但中国似乎将气候政策看做与美国谈判的砝码。在本月初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John Kerry)到访中国天津、为11月的气候峰会寻找与北京的共同点期间,中国高层官员表示,美国在其他方面的对抗可能会阻碍气候问题上的合作。

据中国外交部的信息,外交部长王毅当时对克里表示,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不可能脱离”其他迫在眉睫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和地缘政治野心也在考验中国政府推进气候变化应对目标的决心。

在本周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说:“要尊重各国国情能力差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更早实现净零乃至负碳排放,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上展现更大雄心。”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防止“规模性返贫”成政府红线,形势有多严重?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8:1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3/29【时事大家谈】嘉宾: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梅森计划学者、台湾前立法委员许毓仁;嘉宾: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梅森计划学者、台湾前立法委员许毓仁;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