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22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冯德莱恩:习近平愿与泽连斯基通话以推动乌俄和平


2023年4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法国总统马克龙(左)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美联社照片)
2023年4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法国总统马克龙(左)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美联社照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四(4月6日)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愿意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交谈,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敦促北京就乌克兰战争与俄罗斯进行理智的交谈。

在备受关注的会谈中,冯德莱恩和马克龙在北京会晤了习近平。马克龙表示,西方必须与中国接触,以帮助结束危机并防止可能将全球大国分裂为交战集团的“螺旋式”恶化的紧张局势。

习近平一直试图将中国定位为俄乌冲突中的潜在调解人,但被西方视为偏袒俄罗斯。习近平回应说,他希望莫斯科和基辅能够尽快举行和平谈判。

冯德莱恩说:“听到习重申愿意与泽连斯基讲交谈,这很令人感兴趣”,她称习近平的话是 “积极的”。她补充说,习近平表示,当“条件和时间合适”时,他与泽连斯基可能会进行对话,

泽连斯基一再要求习近平与他会面,包括中国领导人上个月在莫斯科访问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之后。一位法国外交界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习近平“准备好”打电话给泽连斯基。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对(国际)稳定造成了打击,”马克龙在双边会议开始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一起站在人民大会堂外时对习近平说。

“我知道我可以指望你让俄罗斯恢复理智,让双方都回到谈判桌上。”

中国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了一项12点和平计划,呼吁双方同意逐步降低冲突,以实现全面停火。

由于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该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驳回,美国和北约随后表示,中国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但北京否认了这一说法。

“武装侵略者显然违反了国际法,”冯德莱恩说。“这确实将严重损害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

那位法国外交界消息人士称,马克龙曾敦促习近平不要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习近平回答说这不是他的战争。

在会晤后发表评论时,习近平呼吁乌克兰和俄罗斯恢复和平谈判,并找到冲突的政治解决方案。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任何一方热衷于谈判。

法国表示,两位领导人之间的讨论是“坦率和建设性的”,而中国则称之为“友好”和“深入”的。

马克龙还要求习近平敦促俄罗斯遵守不扩散核武器的国际规则。普京表示,他将在乌克兰的邻国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此举可被视为长达一年的血腥冲突的危险升级。

习近平说,所有国家都应该尊重不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并且“不应该发动核战争”,但没有提到俄罗斯。他呼吁国际社会“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甚至失控的行动”。

欧盟领导人访问中国之前,欧洲与北京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在恶化,这些问题包括对新疆侵犯人权的指控、停滞不前的投资协议以及中国不愿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但马克龙在周三抵达后对媒体发表讲话说,欧洲必须必须对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和外交关系的做法予以抵制,并拒绝一些人所称的中国与西方之间“不可避免的螺旋式”恶化的紧张关系。

这是冯德莱恩自2019年就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她周四晚上与马克龙和习近平举行了三边会谈。

马克龙还会晤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然后与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外参加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两位领导人在21响礼炮声中,并肩走在红地毯上。军乐队演奏了两国国歌。

周四,在人民大会堂外会面后,马克龙将双手握在习近平手上,两人长时间握手。然后,他还友好地拍了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后背,与参加欢迎仪式的两国政府官员打招呼。

冯德莱恩周四也与李强总理会面,在会晤后发表评论时采用了略微更加坚定的语气。就在访问中国的前几天,她说欧洲必须在外交和经济方面与日益强硬的中国“脱险”,而不是“脱钩”。

在布鲁塞尔出席北约外长会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周三在接受欧洲新闻台采访时对风的莱恩提出的“脱险”而不是“脱钩”的说法表示赞同。他强调与中国合作是重要的,但有指出:“......在某些地方我们的利益显然受到挑战,我们的价值观受到挑战,我们将站起来捍卫它们。”

冯德莱恩在与李强会晤前表示:“欧洲和中国都会从这种关系中受益匪浅,然而,近年来欧中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重要的是我们今天一起讨论我们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

李强说,中国与欧盟和法国的伙伴关系处于“一个新的起点”,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就中国而言,北京急于确保欧洲不会遵循它所认为的美国主导的遏制中国崛起的努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各种力量都在关注马克龙的访问,并往不同方向施加影响,”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写道。“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马克龙访华顺利、成功。”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