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42 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舆论压力下港府拟放宽入境检疫政策 学者:“松绑”为时已晚


香港政府放宽新冠防疫限制后,民众在尖沙咀一带的餐厅就餐。(2022年4月21日)
香港政府放宽新冠防疫限制后,民众在尖沙咀一带的餐厅就餐。(2022年4月21日)

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第三年,愈来愈多国家陆续撤销隔离限制,但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仍然采取严厉的防疫政策。香港商界、政界、学者近日纷纷表态,要求放宽入境检疫。港府专家顾问也认为,香港有条件实现入境免酒店检疫的“0+7”或更进取方案。有经济学者则认为,严厉的防疫措施已让香港声誉受损,即使马上放宽限制也难以迎头赶上竞争对手。

香港政府专家顾问袁国勇9月19日连同三位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撰文,指出在疫苗及抗病毒药物面世后,新冠病毒杀伤力已大幅减弱,从破坏力巨大的烈性传染病转变为较为温和的风土病。

文章表示, 六月起第六波疫情的“粗病死率”已降至0.097%,第五波疫情后,自然感染加上接近九成二两剂疫苗接种率,估计目前香港超过九成五人口具有重症免疫保障。

专家:绝大多数港人具免疫保障可实行0+7

目前香港实施3+4检疫,即酒店检疫三天,随后四天居家医学监测。专家认为,香港再出现大爆发的机会非常小。绝对有条件把入境放宽到0+7,即毋须接受隔离,但需接受7天医学观察,甚至更进取方案。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9月20日出席行政会议之前表示,明白港人经历三年疫情,希望尽快在各个领域恢复正常,港府各部门正研究调整抵港人士检疫安排,会尽快决定及公布。

去年年底,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港府紧随北京实施严格“清零”,今年首季疫情仍持续上升,数以万计港人受到感染,与此同时有大批港人选择离开香港。香港统计处8月公布,今年年中香港人口约为729万,比去年年中少了大约12万人,同比跌幅为1.6%。

香港资讯科技界人士黄浩华
香港资讯科技界人士黄浩华

香港资讯科技界人士黄浩华对美国之音表示,疫情下,香港无论“吸人”,还是“留人”都面临困难。

黄浩华说:“先不要说西方国家,就是要让新加坡人来香港开地区分部都有困难。 在说服外地人来香港之前,首先要把香港的人才留住。在香港,刚毕业或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资讯科技界人士,税后工资与外国相比要低一些。在外国居住条件也比香港好。”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自由受到限制是不少居港外籍精英选择撤离的主要原因。

李兆波说:“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欧洲这些地区现时已天下太平,人们都到处跑,吃喝玩乐,而香港就好像坐牢似的。以下班后吃饭为例,香港的餐厅现在实行人数和时间限制,出入也要出示疫苗通行证。万一感染新冠,还可能受到隔离。这些对于精英分子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不少人因此选择往外跑避风头。”

龙舟世锦赛因防疫政策取消在港举办

严厉防疫政策也导致香港和国际体坛盛事擦肩而过。本月初,国际龙舟联合会决定把原定明年在香港举行的世界龙舟锦标赛改由泰国举办。原定11月举行的香港马拉松赛事一度取消,在香港田径总会争取下,改在明年2月举行。

李兆波表示,这些负面消息让香港的形象蒙上污点。

李兆波说:“人家会觉得香港好像还没准备好似的。别的地区(新加坡)也是国际城市和金融中心。人家行,香港却不行,而且背负很多枷锁。虽然香港马拉松会改在2月举行,但是反反复复的作风对于主办单位和运动员来说都是大忌。”

他认为,就算香港马上把入境放宽至0+7,也已经输在起跑线。

李兆波说:“因为旅客无论登机或抵达后还是要接受检测。这是很花时间的。即使香港放宽到0+0也还是和其他地区一样,人家却早已起步,登机前和抵达之后都不用检测。也只是追平人家而已。如果港府还是和稀泥的话,人家就看到你的管治出了问题。”

香港经济低迷本年度财赤达千亿港元

疫情下,香港经济低迷。港府本周推算,香港本财政年度的赤字将达到历来第二高的1000亿港元,比原先估计扩大近一倍。政府收入不如预期,股市和楼市疲软影响税收等都推高了赤字。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者李兆波表示,赤字高企与港府的防疫政策有一定关系。

李兆波说:“表面开来,疫情只对旅游业构成冲击,但其实并非如此。以体育赛事为例,一旦取消,会牵一发动全身,工程、营销、饮食等相关中小企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因此倒闭。金融等业界精英离开香港也冲击餐饮和零售行业。”

正当世界各国陆续撤销隔离限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何时恢复通关仍然未明朗。资讯科技界人士黄浩华表示,这让外界无所适从。

黄浩华说:“除了0+7之外,港府还需要推出更多措施刺激商业环境和吸纳人才。不少海外企业都是提前半年进行部署的,如果港府不能对外提供清晰的(通关)时间表,这些海外企业会觉得香港还没准备好。”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原局长张炳良9月20日在报纸发文表示,消灭病毒的时机已经过去,如何与病毒共存,以减低人类生命生活风险才是往后策略重点。他说现实不容许守株待兔,港人和商户企业总不能无止境地守下去而不知终局所在,否则“手术成功,但病人死去”。他期望特首李家超下月发表他首份施政报告时,可展示清晰进取的“终局路线图”。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