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40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台国史馆档案阅览设限,被指紧缩两岸接触


台湾校园常见的蒋介石像(资料照)
台湾校园常见的蒋介石像(资料照)

台湾国史馆(Academia Historica)28日公告,将于8月1日开始实行《馆藏档案史料开放应用要点》,依据这个“要点”,不具有台湾公民身份的香港、澳门及中国居民要阅览国史馆的档案资料将受到限制,由于这是民进党执政后采取的新措施,公告发布后立即引发政治联想和争议。

台湾媒体报道,蓝营人士批评民进党政府上台后国史馆即改变以往“随借随看”的做法,这是在紧缩台海两岸往来和限制学术自由,不过绿营人士认为,中国和港澳学者调阅台湾档案无法判定是否具有政治目的,因此对不具台湾公民身份的人士设限是合理的做法。

依据《国史馆馆藏档案史料开放应用要点》第5条规定,申请使用馆藏档案史料的人必须具备以下的资格:1. 具有中华民国国籍并在中华民国设籍之国民及其所设立之本国法人、团体;2. 持有中华民国护照侨居国外之国民;3. 平等互惠之外国人。

5月20日新政府执政后上任的国史馆馆长吴密察说,以往国史馆并未落实《政府资讯公开法》,2013年实施的《政府资讯公开法》第9条即规定,上述不具有中华民国国民身份的人士不得申请应用台湾国家行政机关档案。此外,《档案法》、《个人资料保护法》及《国家机密保护法》对于国史馆的资料使用也都有限制,因此他是依据这些相关法律调整国史馆的规范,与“任何政治因素都无关”。

不过吴密察也表示,虽然新的办法实施后中国学者无法使用国史馆馆藏资料,不过台湾并非完全不对中国开放。他说,中国学者对国史馆最有兴趣的是蒋介石的“大溪档案”,而台湾学者对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民国史史料也非常关心,因此他希望国史馆与第二历史档案馆能够开放“机关与机关的档案阅览互惠”。

至于港、澳地区的学者,吴密察说,只要他们有具体研究题目及推荐函即可到国史馆阅览资料。

依据国史馆“阅览新制”,涉及机密、个人资讯保护及另有人权考量必要的档案史料,必须经过审核之后决定准许或驳回,审核期间比照档案管理局的15日为原则,但可依实际情况调整,短则当日,长则最多30日。

台湾国史馆的官网介绍说,它的职责是“依法掌理中华民国史与台湾史的修纂和研究”,史料编印是其重要职掌,编彙的史料如中华民国政府公报、建国文献、阎锡山档案、西安事变史料、雷震案史料、二二八事件档案、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史、一个中国论述史料等。

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官网介绍说,它“集中典藏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府及直属机构档案”,馆址位于原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

在国民党的马英九执政期间,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台湾有许多交流互动,曾经在台北举行过“孙中山档案文献特展”,还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国立政治大学举行档案交流及互换的合作项目。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