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24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非洲人对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反应不一


资料照片:驾车者在蒙巴萨公路上行驶,旁边是正在施工的内罗毕高速公路,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2021年7月12日)
资料照片:驾车者在蒙巴萨公路上行驶,旁边是正在施工的内罗毕高速公路,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2021年7月12日)

中国正在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和投资改变肯尼亚和其他非洲国家。许多非洲人对这种最新的事态发展表示欢迎,而另一些人则担心北京的动机以及对他们国家的长期影响。

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引进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临时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基里马尼等社区,中文广告牌到处都是,打的广告都是中国人经营的赌场、卡拉OK中心和中医诊所。这些地区目还没有被正式命名为“唐人街”,至少目前还没有。

1月4日至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正在对东非国家肯尼亚、厄立特里亚和科摩罗进行访问。王毅加强关系的努力也是为了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陆上和海洋贸易的目标。

正面看法

非洲人对这些亚洲新来者的看法大多是正面的。

“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在2019年至2020年对34个非洲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一些人担心对中国负债累累,63%的非洲人认为中国对非洲大陆产生了积极的外部影响。相比之下,分别有60%和57%的人认为美国和联合国机构对非洲大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内罗毕,中国的存在随处可见。建筑工程无处不在,每个社区似乎都在进行改造,在几个月甚至几周内就有成片的公寓楼和购物中心拔地而起。许多肯尼亚人说,是中国人带来了这样的发展。

在“攀爬蓝天”(Climb BlueSky)攀岩馆工作的泰森·努图(Tyson Nuthu)说,中国人在肯尼亚的存在绝对是一个积极因素。

“我们都在抱怨交通问题。像‘内罗毕西分流公路’这样的项目缓解了这个问题。自从蒙巴萨公路几乎完工后,开车去卢肯亚(离内罗毕最近的户外峭壁)变得更好了,”他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说。“另外,我认为看到一个不同的工作操守对肯尼亚人是有好处的。这加强了一些竞争。”

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Uhuru Kenyatta)上个月在中国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内罗毕收费高速公路”所在地发表讲话时表示,肯尼亚与中国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也就是说,基于双赢”。他说,改善基础设施将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而且是肯尼亚经济的“关键”。

对中国的存在的批评声音

然而,多年来,分析人士一直在猜测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意图。一些人指责中国的行为是“恶意的”。 2011年,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把中国的行为描述为“新殖民主义”。

一些批评人士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交易是秘密的,而且不利于当地经济。

罗拉·奥天诺(Laura Otieno)是绕过首都交通拥堵的“内罗毕西分流公路”项目的一名土木工程师,主要与中国公司合作。她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在与中国人合作时,她在克服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方面花了一些时间。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相处得很好,” 奥天诺说。“但我不喜欢的是,我们庆祝他们的节日,比如中国新年。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是在肯尼亚。”

与此同时,纳库鲁社区人权组织恩多罗伊斯福利委员会(Endorois Welfare Council)的项目主任保罗·切普索伊(Paul Chepsoi)对中国在海外的意图有些怀疑。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有中国投资者出席的会议,” 他在接受美国之音电子邮件采访时说。“在某个时刻,我举手问了一个问题,即社区将如何从他打算从这里收集的自然资源中受益。他完全无视我的问题。”

软实力外交

哥伦比亚-哈佛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项目研究员王媛(Yuan Wang)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说,“中国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整体外交空间方面相对来说是一个新手。”

她补充说,“‘做事’而不是‘说事’的不同文化助长了那种有关中国缺乏外交手段的感知。”

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描述了中国的扩张战略。他说, “我们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习近平还谈到,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北京通过各种举措启动了这一使命,包括于2021年9月向肯尼亚捐赠20万剂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并推出国际传播“丝路奖”等机会。这个新闻奖是一项针对肯尼亚记者的比赛,获胜者会获得现金奖励。

中国驻肯尼亚使馆还定期为中肯关系做宣传。其网站称,尽管世界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使馆“仍致力于促进中肯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并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中国建立了孔子学院,在外国的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些孔院主要由中国教育部资助。

一些学生担心,孔院在进行自我审查,故意回避在中国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话题。此外,一份提交给美国参议院的报告发现,“孔子学院的资金有可能损害学术自由的附加条件。”例如,中文教师会与中国政府签订承诺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合同。

还有,中国每年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培训近千名非洲记者。但考虑到中国在新闻审查方面的名声,一些人认为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

中国所做努力的成效

马德里自治大学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高级分析师马里奥·埃斯特凡(Mario Esteban)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说,中国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关注帮助它提高了声誉。使用公路或学校的肯尼亚人可以看到中国的存在带来的直接好处。

埃斯特凡说:“在软实力方面,相当多的非洲人认为中国人是一个有益的合作伙伴。”

切普索伊仍然对中国对他的国家的意图抱持怀疑态度。

他说:“大多数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这种软实力的做法——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的经济增长了一倍,而发展中国家却付出了代价。”

中国驻内罗毕大使馆没有回应记者的多次置评请求。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